特朗普要开始发狠了。自己吹过的牛含着泪也得完成,现在俄乌冲突就是特朗普心里最大的那根刺,这件事不轻松,并不像他一开始想的那样,搞不定还可以撂挑子,实际上搞不定也得搞定,这就是他的使命。 还记得特朗普刚上任时,那叫一个自信满满,宣称能在 24 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可现实却啪啪打脸。 从与俄总统普京多次通话,到冻结对乌援助,再到高调宣布向乌转售先进武器,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反复摇摆,始终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最近,特朗普的态度明显变了。7 月 14 日,他在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表示,如果俄罗斯没有在 50 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 “非常严厉” 的关税及次级关税,同时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包括 “爱国者” 防空导弹系统的军事援助。这一表态,标志着特朗普对俄策略正从 “柔性促和” 转向 “施压逼和”。 为啥特朗普突然来了个大转弯?原来,经过半年多的外交谈判,他发现之前的策略收效甚微。普京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 特朗普甚至向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抱怨,每次和普京通话后,导弹还是会射向基辅或其他城市,之前的谈话毫无意义。这种挫败感,让特朗普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乌克兰显然并不急于开启第三轮谈判,而俄罗斯已做好准备,正等待乌方明确谈判时间。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他的决策风格导致政府内部协调混乱。7 月 1 日,五角大楼 “擅自暂停” 对乌部分军援,这一决定让特朗普十分被动。 事后,白宫官员不得不为国防部 “打掩护”,但特朗普本人并没有消气,私下对国防部官员表达不满。这种 “大权独揽” 的决策方式,让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政策更加不稳定。 尽管特朗普威胁要对俄实施严厉制裁,但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国会一直在制定立法,使特朗普能够对俄罗斯能源买家实施严厉制裁。 然而,特朗普本人对此却态度暧昧,一方面表示 “这可能很有用,我们拭目以待”,另一方面又担心制裁会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影响。 在对乌军援问题上,特朗普也玩起了 “精明” 的生意经。他表示,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而北约内的欧洲盟友将向美方支付这些装备的费用。 这一招,既显示了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又不用自己掏腰包,还能消耗欧洲的资源,可谓是 “一举三得”。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和施压,俄罗斯依然保持着冷静。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仍准备与乌克兰进行第三轮会谈,但迄今为止尚未收到来自乌克兰的任何会谈提议。 特朗普的 “发狠”,看似是在为结束俄乌冲突努力,实则暴露了他在外交政策上的困境。他既想通过施压迫使俄罗斯让步,又不想过度消耗美国的资源;既想维护美国的国际地位,又要应对国内的政治压力。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普京收到美国通牒!俄720架军机夜袭乌克兰,中俄密谈释放三大信号特朗普突然对俄
【14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