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陈长捷出狱后,傅作义在北京西单请他吃饭,陈长捷故意迟到,大摇大摆地走

原上花绽放 2025-07-18 05:21:18

1959年,陈长捷出狱后,傅作义在北京西单请他吃饭,陈长捷故意迟到,大摇大摆地走进去,瞪着眼撇着嘴直言:“要是放在以前,今天我绝对不会前来!” 陈长捷,福建人,外号“常胜将军”,脾气跟他的战功一样,又臭又硬。1959年,他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从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出来。老上级兼老同学傅作义,当时已经是新中国的水利部长了,心里高兴,在北京西单最有名的清真馆子鸿宾楼摆了一桌,专门给他接风洗尘。 傅作义早早就到了,茶都喝了好几壶,可就是不见陈长捷的影子。这饭局眼看就要冷场,陈长捷才慢悠悠地晃进来,脸上没一点笑模样,看见傅作义,跟没瞧见似的。 傅作义赶紧起身,笑脸相迎,可陈长捷一句话就把天给聊死了:“傅宜生(傅作义的字),按照我过去的脾气,今天这顿饭,我绝对不会来!” 这话一出,满座尴尬。傅作义脸上的笑僵住了。这哪是来吃饭的,分明是来砸场子的。 可没等傅作义开口,陈长捷又补了一句:“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在共产党的监狱里改造了十年,脱胎换骨,这脾气也给磨没了。” 说完,他自顾自地坐下,端起酒杯,算是给了个台阶。 在座的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俩人的梁子,结了整整十年。这根刺,就埋在1949年初那场惊天动地的平津战役里。 时间拨回到1948年底。那时候,东北野战军几十万大军入关,兵锋直指平津。傅作义作为华北“剿总”总司令,手握重兵,坐镇北平。而他最信任的猛将陈长捷,则被他派去守天津。 傅作义对陈长捷,那是有知遇之恩的。俩人是保定军校的同窗,陈长捷后来因为跟阎锡山不对付,被解了兵权,是傅作义收留了他,还一路提拔。所以,当傅作义把天津这个“华北锁钥”交给他时,陈长捷拍着胸脯保证:“总司令放心,有我陈长捷在,天津万无一失!” 傅作义听了也特感动,回了句:“知我者,莫过于介山(陈长捷的字)也。” 陈长捷说到做到。他到了天津,玩了命地修工事、挖濠沟、拉电网,把个天津城打造成了铁桶一般。他放出话来,要让解放军在天津城下碰个头破血流。 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总攻天津。上千门大炮同时怒吼,炮弹跟下雨一样砸在天津城防工事上。陈长捷的指挥部被炸得只能躲进地下室。战斗仅仅持续了29个小时,解放军就从西面撕开了口子,冲进了他的地下指挥部。 据说,解放军战士冲进去的时候,陈长捷刚跟北平通过电话,还在对着话筒喊“坚持到底”。一回头,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他连拔枪自尽的时间都没有,只能颤抖着举起了手。 这位“常胜将军”,就这么成了俘虏。 可最让他憋屈的,不是打了败仗,而是他觉得自己被“卖”了。 就在他被俘的几天后,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在北平宣布和平起义。北平这座千年古都,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消息传到战俘营,陈长捷当时就炸了。他跳着脚大骂:“傅作义,你这个不仁不义的家伙!要我死守天津,战至一兵一卒,他自己却在北平搞和平起义,成了功臣!我算是看透他了,一个拿兄弟的命当筹码的政客!” 这种怨气,伴随了他整整十年的牢狱生涯。在功德林,但凡有人提起傅作义,陈长捷就开骂,骂他是“不知羞耻的东西”。有一次,傅作义回去功德林看他,陈长捷梗着脖子,把头扭到一边,硬是没搭理他。 说实话,这事儿不能全怪陈长捷小心眼。 就像黄维后来在功德林跟陈长捷说的:“你不在天津打得狠,他在北平的谈判桌上就没那么多筹码。说到底,你就是那个代价。” 这话,扎心了。 所以,1959年鸿宾楼这顿饭,陈长捷的迟到和那句“狠话”,其实是在宣泄积压了十年的委屈和不甘。 傅作义是懂他的。他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介山,你我的交情,你的脾气,我能不知道吗?今天,我必须告诉你一个埋在我心里十年的秘密。” 傅作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声音有些沉重:“天津战事,责任全在我。当时平津的局势,大方向是奔着和平去的。但我当时犹豫了,造成了一边打、一边和的局面。这不仅给天津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你这位同窗挚友带来了不幸……” 他接着解释,当时北平城里,蒋介石的嫡系和特务眼线密布,和平谈判的事情必须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一旦走漏风声,几十万人的身家性命和一座古都的安危,都可能毁于一旦。为了麻痹南京方面,稳住城内的强硬派,天津的坚守,成了一个痛苦却又必要的战略掩护。 傅作义说,在陈长捷被俘后的十年里,他心里一直觉得有愧,多次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写报告,请求特赦陈长捷。 一番肺腑之言,说得陈长捷眼圈红了。 最终,陈长捷主动伸出了手,和傅作义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半生的恩怨,都在这一握和一杯酒中,烟消云散。 后来,陈长捷选择去了上海,因为他的儿子在上海当工程师。周总理还特意派秘书把他送上了南下的火车,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关怀和补偿。

0 阅读:1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