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要具备的五个安全意识: 1.“认怂”意识(冲突规避) 别与人

甜蜜的治愈 2025-07-18 12:02:32

出门在外,要具备的五个安全意识: 1. “认怂”意识(冲突规避) 别与人硬顶,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像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例如杀猪宰鱼卖西瓜的,或者是陌生人。如今有些人心里窝着火,一点就着,咱们没必要去招惹他们。吵赢了也没奖励,要是把对方惹毛了,吃亏的可是自己。该认怂的时候就认怂,这并不丢人,安全才是首要的。 2. “预判风险”意识(环境警觉) 要去什么地方、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走哪条路线,心里都得先权衡一下。就像晚上打车时别坐副驾驶座,尽量坐在后排;黑灯瞎火、不见人影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戴着耳机走路就如同“失聪”般行走,太过危险。开车时更要避开大货车,它们存在盲区,刹车也困难,下雨天就更危险了! 3. “躲瘟神”意识(危险源识别) 看到那些明显“不正常”的人或者事,赶快绕道而行!喝得酩酊大醉的、行为举止怪异的、眼神凶狠的……不要好奇,不要围观,更不要靠近,就把他们当作是“移动的麻烦”,离得越远越好。 4. “压住火”意识(情绪管理) 刚和家人、同事吵完架,正在气头上?千万不要立刻去摸方向盘!带着愤怒开车,容易分心、冲动,发生事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先深呼吸,冷静下来再说,再着急也不差那几分钟的冷静时间。 5. “财不露白”意识(信息管控) 出门在外不要炫耀!金链子、名牌手表、大量现金,能收起来就收起来。谁知道旁边有没有人在暗中盯着呢?吃喝方面也一样,陌生人给的饮料零食,哪怕说得再好也别碰,在火车站等人员混杂的地方更要提高警惕,谁知道里面加了什么“东西”呢? 牢记这几点意识,将它们牢记于心,养成习惯,出门在外就能极大地降低风险,平平安安回家!

0 阅读:2
甜蜜的治愈

甜蜜的治愈

有人笑着释怀 有人在风里爱了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