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俄乌大战,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东方的命,西方的心。如果不是这两种互相矛盾,这场战争就打不起来,可俄罗斯的“西方心”,那就是刻在骨子里的…… 俄罗斯的领土横跨欧亚大陆,四分之三的土地在亚洲。西伯利亚的森林、远东的冻土,这些地理印记都带着浓浓的东方气息。可俄罗斯人自己不这么看。他们打骨子里觉得自己是欧洲国家,首都莫斯科放在欧洲边缘,政治经济重心全往西边靠。沙皇时期就喊着“要做欧洲的优等生”,彼得大帝甚至跑到荷兰学造船,回来硬是把圣彼得堡建成了“北方威尼斯”。 这种“西方心”刻得太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门心思要融入西方。叶利钦时期,连经济休克疗法都照搬美国的建议,结果差点把国家搞垮。普京刚上台那几年,也试着跟北约搞好关系,甚至支持过美国的反恐战争。他们总觉得,只要自己够“西方”,就能被欧洲接纳。 可欧洲人不这么想。在西欧眼里,俄罗斯永远是“东方的异数”。文化上有东正教和天主教的隔阂,历史上有拿破仑、希特勒兵败莫斯科的阴影。北约一次次东扩,把导弹架到俄罗斯家门口,就是明摆着不待见。俄罗斯想挤进西方圈子,到头来却像个热脸贴冷屁股的 outsider。 这种矛盾在俄乌冲突里暴露得淋漓尽致。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表面上是为了阻止北约东扩,骨子里还是怕被西方彻底边缘化。普京在讲话里提过“俄罗斯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这话里藏着多少委屈和不甘。 可真打起来,俄罗斯能指望的还是东方。中国的无人机、伊朗的导弹、印度的能源订单,这些才是撑住俄罗斯经济和战局的关键。俄罗斯的天然气,以前主要往欧洲送,现在40%都改道输往中国。西伯利亚的油气管道,往东方延伸的速度比往西快了三倍。 欧洲那边呢,一边喊着要制裁俄罗斯,一边偷偷买俄罗斯的低价原油。德国的炼油厂,把俄罗斯原油掺在哈萨克斯坦的油里往回运,玩起了自欺欺人的把戏。法国的奢侈品店,照样欢迎俄罗斯富豪刷卡,只是不再给他们发VIP邀请函。 俄罗斯大概也慢慢明白了。这场仗打下来,跟西方的关系算是彻底掰了。欧盟冻结了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美国把俄罗斯的银行踢出SWIFT系统。想再回到过去那种“融入西方”的幻想里,怕是难了。 现在的俄罗斯,东边的窗户越开越大。中俄的贸易额突破了2400亿美元,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外汇储备里占比涨到了15%。远东地区的自由港,专门给中国企业划了地块,连当地的路标都开始标中文。 这种转变透着股无奈,却也可能是条新路。俄罗斯的“西方心”碰了壁,或许该回头看看自己脚下的东方土地。西伯利亚的矿产、远东的港口,这些跟中国的制造业、东南亚的市场一结合,未必不是条出路。 俄乌这场仗,就像面镜子。照出了俄罗斯的矛盾,也照出了国际格局的真相。你是什么样的国家,不是靠往哪个圈子里挤就能定的。俄罗斯的命运,或许不在欧洲的晚宴上,而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和远东的港口里。 这场仗打完,俄罗斯大概会慢慢接受自己的“东方命”。毕竟,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求不来的认可,不如踏踏实实搞发展。这种醒悟,或许才是俄乌冲突给俄罗斯最宝贵的教训。
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