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绝不可能坐视俄罗斯被放倒。”这句话,最近在西方外交圈疯传。   尽管中方从

正又直说事 2025-07-18 14:27:21

“中方绝不可能坐视俄罗斯被放倒。”这句话,最近在西方外交圈疯传。   尽管中方从未以如此直白的表述公开发声,但这一论断却精准切中了中俄关系的深层逻辑,更在多极化浪潮中展现出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清醒认知。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毗邻的世界大国,中俄关系早已超越简单的双边范畴,成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关键支柱。   两国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框架下建立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为核心理念,形成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独特模式。   这种关系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利益的深度融合——从能源合作到科技创新,从边境安全到人文交流,双方在75年的交往中构建起覆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维度的合作网络,其韧性与互补性在近年国际风云变幻中愈发凸显。   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的成绩单,正是这种合作生命力的生动注脚。   然而,中国对俄罗斯的战略支持绝非某些西方势力臆想的“军事同盟”。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实现政治解决的立场从未动摇。   王毅外长多次强调,中方不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而是与巴西等国共同发起“和平之友”小组,为停火止战凝聚国际共识。这种中立而积极的态度,既源于对国际法基本准则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更深层来看,中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定位,本质上是对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坚定维护。在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下,中俄合作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密切协作,以及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立场,均指向一个目标:打破单极霸权的桎梏,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治理体系。   这种战略选择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任何试图通过打压他国获取优势的行径,终将在时代洪流中被证明是徒劳。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与灵活性。   一方面,中方通过提供多批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切实缓解乌克兰民众的苦难;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关注危机背后的根源性问题,如北约东扩引发的安全困境。这种“促和不促战”的策略,既避免了局势进一步恶化,也为未来政治解决预留了空间。   正如中国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所强调的,只有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才能实现真正持久的和平。   在这场关乎全球未来走向的博弈中,中国的立场清晰而坚定:既不会坐视战略伙伴被削弱,更不会卷入地缘政治的零和游戏。通过深化战略协作夯实双边关系基础,依托多边平台推动对话协商,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这种超越冷战思维的外交智慧,不仅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更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为人类文明指明了前行方向。

0 阅读:223

评论列表

狂奔的蜗牛

狂奔的蜗牛

1
2025-07-19 06:02

永不为敌?当俄罗斯孱弱不堪时是不会以中国为敌的!

猜你喜欢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