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在俄罗斯手里,当地的行政体系、基础设施都在按俄罗斯的模式运转,甚至连货币都换成了卢布,居民也陆续拿到了俄罗斯护照。 自2022年乌东四州举行“入俄公投”后,俄罗斯便启动了全方位的整合进程。在法律层面,四州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主体,相关条约经普京签署后生效,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这意味着乌东四州的地位在俄罗斯国内法框架下已不可动摇,即便乌克兰未来通过谈判试图收回,也难以突破这一法律屏障,除非其能够全面反推俄罗斯。 而在行政体系上,俄罗斯迅速建立起与本土接轨的治理架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地的行政机构由俄方任命的官员主导,决策流程完全遵循莫斯科的指令。 基础设施重建方面,俄罗斯投入巨额资金,如拨款8亿卢布修建顿巴斯公路,30亿卢布恢复马里乌波尔等城市的基础设施,确保交通、能源网络与俄罗斯本土无缝对接。 这种“对口援建”模式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生活条件,更强化了居民对俄罗斯的认同感。 乌东四州目前全面推行卢布结算制度,俄罗斯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简化居民开户流程,确保经济活动与俄罗斯金融体系深度绑定。 普京在7月的会议上还明确要求,到2030年四州的关键经济指标必须达到俄罗斯平均水平,包括新建和重建教育、医疗设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这种长期规划表明,俄罗斯已将乌东四州视为本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临时占领区。 俄罗斯还向四州居民大规模发放护照,截至2025年,已有超过80%的居民完成身份转换,成为俄罗斯公民。教育体系全面“俄罗斯化”,教材由俄罗斯前文化部长梅津斯基亲自编审,新增“特别军事行动”相关内容,强化年轻一代对俄罗斯的历史认同。 军事控制的巩固为这一切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7月的战场态势显示,卢甘斯克已完全被俄方控制,顿涅茨克的关键枢纽康斯坦丁诺夫卡和波克罗夫斯克陷入三面包围,乌军在顿巴斯的补给线被切断。 俄军在当地构筑了多层防线,包括雷区、反无人机系统和永久性防御工事,形成了难以突破的军事存在。即便乌克兰仍控制部分区域,但其反攻行动因兵力和装备短缺而难以为继,西方援助的速度和规模远不足以扭转战局。 对于俄罗斯而言,乌东四州的意义早已超越领土扩张本身。它不仅是战略缓冲地带,更是俄罗斯重塑国际秩序、挑战西方霸权的重要支点。 而通过控制顿巴斯工业区(贡献乌克兰43%的工业产值)、扎波罗热核电站(欧洲最大核电站之一)以及全乌70%的锂矿资源,俄罗斯掌握了对乌克兰乃至欧洲的经济命脉。 这种资源优势与军事存在的结合,使得俄罗斯在与西方的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
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
瑶光隐岫岚
2025-07-18 17:54: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