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婆婆花78元买了一斤熟牛肉,回家一称才396克,婆婆没去找后账,第二天依然去哪家店买牛肉,这次还是买了一斤,回家称了只有400克,这下心里就有数了,她没有做牛肉吃,而是把牛肉放在了冰箱里。 转头就拨了市场监督局举报电话,第二天执法人员就上门了 牛肉摊上的“猫腻” 在咱小区附近的菜市场,有个卖熟牛肉的摊位,挂着个大大的招牌,写着“秘制五香熟牛肉,味道一绝”,平时人来人往,生意看着还挺红火。 缺斤少两初察觉 昨天,婆婆去菜市场买菜,想着晚上给家里加个菜,就走到了这个牛肉摊前。卖牛肉的是个小伙子,脸上带着笑,看着挺热情:“阿姨,尝尝咱这牛肉,刚出锅的,香着呢!”婆婆挑了一块,小伙子熟练地切好称重,说:“一斤,78块。”婆婆付了钱,拎着牛肉就回家了。 到家后,婆婆准备切牛肉,顺手放在家里的秤上一称,眉头立马皱了起来——才396克,整整少了104克。不过婆婆这人比较心善,想着可能是秤有点误差,就没去找后账。 第二天,婆婆又去菜市场,鬼使神差地又走到了那个牛肉摊前。小伙子还是一脸热情:“阿姨,今天再买点?”婆婆想着再试一次,就又买了一斤牛肉。回到家一称,这次是400克,还是不够秤。婆婆这下心里明白了,这不是偶然误差,而是故意缺斤少两! 果断举报求公道 婆婆把牛肉放进冰箱,没有像往常一样准备做着吃,而是拿起手机,拨通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举报电话。她在电话里详细说明了情况,语气坚定:“同志,你们可得管管,这缺斤少两太严重了,不能让老百姓花冤枉钱!”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认真记录下婆婆说的摊位位置、摊主信息,还让婆婆保留好证据。第二天,执法人员就来到了菜市场,直接走到了那个牛肉摊前。 当时牛肉摊前还有几个顾客在买牛肉,执法人员亮明身份后,要求小伙子把秤拿出来检查。小伙子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眼神躲闪,嘴里嘟囔着:“我这秤一直好好的,没啥问题吧。” 执法人员仔细检查后,发现这秤果然是被动了手脚,是个“鬼秤”。他们把情况告诉在场的顾客,顾客们一听,都很气愤,纷纷要求退款。 诚信经营才是金 最后,小伙子不仅给顾客们退了钱,还受到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婆婆知道这事儿后,心里的气也消了一些:“做生意就得讲诚信,缺斤少两坑害顾客,早晚得砸自己招牌。” 其实在生活里,像这样缺斤少两的事儿不少见。可就像婆婆说的,诚信是做生意的根本。靠坑蒙拐骗或许能赚点小钱,但时间一长,口碑没了,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咱老百姓也得像婆婆一样,发现问题及时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市场环境才能越来越好,大家买东西才能越来越放心。
舅舅家小孩在我家出事了,我们该咋办❓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