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埃及购买了我国50架歼6战机,可之后埃及空军居然说歼6性能落后,拒绝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7-18 21:39:53

1979年,埃及购买了我国50架歼6战机,可之后埃及空军居然说歼6性能落后,拒绝给钱,代表团团长刘国民有个大胆的想法..... 刘国民1934年出生,北方人,家境普通,年轻时投身航空工业,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对外交往的经验,成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的骨干。1979年,他被派往埃及,担任军贸代表团团长,任务是促成中国首次战机出口。那会儿,中国外汇紧缺,航空工业急需资金,歼6出口的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刘国民个子高瘦,穿件宽松西服,眼神犀利,临行前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挣回一块钱也是胜利。他点头,带着六人团队,揣着几份技术资料,飞往开罗。抵达后,他住进大使馆简陋的宿舍,每天翻阅歼6参数,准备谈判。早年,他在航空工业部干外事,跑过不少国际交流,深知外国客户挑剔的脾性。这次任务不光是卖飞机,还得让中国制造站住脚。 交易的背景得从1979年的中埃关系说起。那几年,两国关系热络,政治文化交流频繁,军事合作也开始起步。埃及急需更新空军装备,之前靠苏联的米格系列战机,但想多元化采购。中国歼6价格实惠,性能也不差,成了埃及的选项。埃及副总理图哈米访华时,明确想要歼6,但希望无偿援助。中国明确表示只能有偿交易,双方谈妥1.67亿美元,出口44架歼6和6架歼教6,外加备件和发动机。这笔钱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堪称雪中送炭,能换回宝贵外汇,支持航空工业研发。 歼6运到埃及后,问题来了。埃及空军试飞了几架,觉得性能不如他们的米格-21,公开质疑歼6落后,甚至拒绝付款。这事儿让中国代表团傻了眼。合同都签了,飞机也运来了,埃及突然变脸,摆明是想赖账。谈判桌上,埃及代表挑三拣四,说歼6速度不够快,机动性一般,火力也不行。刘国民带着团队,反复解释歼6的设计优势,比如低空性能好、维护简单、性价比高,但对方就是不买账。几天下来,谈判没进展,埃及甚至减少了会面次数,摆出一副拖延的架势。这不仅让1.67亿美元的合同悬了空,还可能伤了中埃关系,影响中国军贸的信誉。 刘国民没被这局面吓倒。他翻看了埃及空军的反馈,发现问题不全是技术上的,更多是埃及担心面子问题,怕买了中国飞机被外界看低。他跟团队开了几次会,分析歼6和米格-21的数据对比,发现歼6在某些领域确实有优势,尤其在低空机动和操作简便上。他琢磨着,光靠嘴说没用,得让事实说话。于是,他提出个大胆计划:在开罗机场搞一场公开飞行表演,让歼6和埃及的主力战机来场真刀真枪的比试,邀请政府高官、外国使节和媒体来看。这主意一出,团队里炸了锅,有人觉得风险太大,万一输了,丢脸是小,影响国家形象是大。刘国民坚持,这是不二之选,只有公开比试,才能堵住埃及的嘴。 跟埃及沟通这事儿可不简单。埃及空军一开始觉得这是挑衅,态度冷淡。刘国民带着大使姚广,多次登门拜访埃及高层,甚至找到副总统穆巴拉克。他拿出歼6的技术报告,一条条讲性能,强调中国对合作的诚意。埃及最终被说服,部分原因是怕拒绝显得没底气。比赛定在1979年4月底,开罗国际机场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表演当天,歼6和米格-21轮番上场,展示爬升、俯冲、滚翻等动作。歼6靠着灵活的机动性和稳定的操控,完成所有任务,尤其在低空盘旋和模拟空战中,表现得比米格-21更稳。观众席上的掌声说明了一切。 比赛结果一目了然,歼6的性能得到认可。几天后,埃及政府松口,同意支付全款1.67亿美元,还对歼6的质量表示满意。刘国民的策略奏效了,不仅保住了合同,还让中国战机在国际上扬了名。这场表演成了中国军贸的转折点,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也展现了中国在国际纠纷中的智慧和担当。 这场比赛的影响远不止一笔合同。1980年4月,中埃又签了60架歼7战机的合同,金额超2亿美元。这之后,歼6和歼7陆续出口到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帮中国攒下了宝贵的外汇,也让中国航空工业在全球有了名气。刘国民继续在中航技干了不少年,带队谈成多个军贸项目,成了行业里的传奇人物。2013年,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9岁。同事们回忆他时,总提起开罗那场飞行表演,那是中国军贸从零到一的起点。歼6飞过金字塔的画面,也成了中埃友谊的标志。

0 阅读:0
安然浅笑生活

安然浅笑生活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