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出售港口中方将保护公平竞争2025 年 3 月 4 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 - TiL 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以 22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57 亿元)的价格出售其全球 43 个港口资产。此消息一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并且这一事件持续发酵,至今已拖延许久,引发各界持续关注。
此次交易涉及的港口资产极为关键,其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尤为引人瞩目。这两个港口拥有至 2047 年的特许经营权,承担着全球 6% 的海运贸易量,而中国商船货运量在其中占比高达 21%,是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地区贸易的核心要道。美国在其中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2025 年 1 月,特朗普刚就职美国总统便指中国在控制巴拿马运河,高调宣称美国要 “收回”,必要时不惜动用军队,紧接着美国务卿鲁比奥首次外访即直奔巴拿马进行施压。很显然,美国妄图将巴拿马运河 “美国化”“政治化”,以达成其推行全球霸权的目的,若交易完成,中国在此的航运贸易势必严重受制于美。
面对长和出售港口这一事件,我国迅速采取行动。3 月 28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表示,已注意到此交易,会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此后,市场监管总局多次强调,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外交部也多次发声,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这表明我国在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绝不容许他国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我国在海运贸易等方面的权益。
长和出售港口事件为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一方面要持续利用法律等手段,在长和出售港口问题上坚定捍卫自身利益;另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推进海外港口链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与安全。
事实上,我国早有前瞻性布局,全力打造自己的港口链,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多年来,中国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丰富经验,积极投身于海外港口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早在 2008 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就与希腊方面签署了比雷埃夫斯港特许经营权协议,2010 年正式接管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此后,比港集装箱业务稳步增长,从 2010 年的 88 万个标准集装箱提升至 2019 年的 565 万个标准集装箱。到了 2024 年,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核心业务部门表现强劲,总收入约为 2.31 亿欧元,同比增长 5%;税前利润约 1.13 亿欧元,同比增长 17.4%。如今,比港已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欧洲第四大港口,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枢纽,辐射中东欧国家的中欧陆海快线也以此为起点。
2013 年,共建 “一带一路” 标志性项目 —— 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建设,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同年取得瓜达尔港和自由区的运营权。历经多年改造,瓜达尔港已建成拥有 3 个两万吨级泊位的多用途码头,具备全作业能力,能够同时停靠两艘 5 万吨级的船舶,有效处理集装箱、散货、滚装货物、石油液化气等业务。
2018 年 6 月,中国和安提瓜和巴布达两国政府签署 “一带一路” 谅解备忘录。同年 9 月,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圣约翰港改扩建项目正式动工。2022 年 9 月,项目签署竣工移交证书,帮助该国实现了打造地区航运中心、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夙愿,从此该国拥有了东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客货混装码头,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助力。
2019 年,中秘双方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决定共建钱凯港。双方于 2021 年启动一期工程建设,3700 名建设者历时 1241 天,克服疫情影响与复杂地质等诸多挑战,攻坚克难、日夜奋战, 2024 年 11 月 14 日,钱凯港正式开港。
2019 年 12 月,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开工,合同金额约 7.94 亿美元。2025 年 2 月,项目正式交付喀方,并于 5 月 9 日举行投入运营仪式。
2020 年 6 月,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开工。2022 年 10 月竣工后,于 2023 年 1 月 23 日正式举行开港运营仪式。这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也是西非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年设计处理能力 120 万个标准集装箱,有效满足了尼日利亚海运市场需求,为当地经济发展打开新局面,预计未来几年将为该国提供近 20 万个直接和间接工作岗位 。
中国在海外建设运营港口的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海运贸易中的影响力,也为合作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彰显了我国在全球港口建设领域的实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