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你个傻子,海参怎么能不给保姆吃呢?”倪萍说:“海参很贵的!”姥姥一番话就让倪萍恍然大悟。
话说北京这座大都市里头,有那么一位响当当的主持人,倪萍,名字亮堂得跟天安门广场的灯似的,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别看她在台上风生水起,下了台,心里头那股子对家的依恋,热乎得跟刚出炉的糖火烧一样。每天啊,不管多晚,她都得挤出点儿时间,跟家里人围一块儿,吃顿热乎饭,那叫一个温馨。
家里头还有个保姆,李姐,那可是个实心眼的勤快人,跟倪萍家算是老交情了,年头数都数不清。李姐不光是干家务的一把好手,对倪萍那九十多岁的姥姥,更是比亲闺女还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倪萍这人,不讲究排场,花钱从不大手大脚,尤其在吃上,虽然偶尔也弄点燕窝鱼翅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能省则省。可最近,她老人家迷上了一物——海参,说是吃了强身健体,跟吃了仙丹似的。于是乎,每天雷打不动,四只海参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她还老跟李姐打趣:“李姐啊,今儿个你可得给姥姥多揉揉肩捶捶腿,她老人家舒服了,咱们才吃得香。至于晚饭嘛,你就随便折腾,想吃什么做什么,咱们几个就着海参汤,好好乐呵乐呵。”却说那日,倪萍正于灶间忙得热火朝天,手里那把刀上下翻飞,对付着几只海参,心里还琢磨着晚上的菜式搭配。这时,姥姥从客厅踱步进来,开口便是一句略带责备的调侃:“倪萍啊倪萍,你这脑袋瓜子怎么想的?这么好的海参,咋就忘了给咱家李姐尝尝鲜呢?”倪萍愣了愣,眨巴着眼问:“姥姥,李姐自个儿不是有晚饭嘛?她的手艺也挺好,海参价格不菲,我哪忍心让她享用呢?”
姥姥轻轻摇了摇头,手里的拐杖一放,缓缓踱到倪萍跟前,语调柔和地开了腔:“闺女啊,海参贵不贵,这事儿咱先放一边。关键是,你心里的那份情义得到位。李姐跟了咱们这些年,里里外外照应着,尤其是你姥姥,吃喝拉撒全靠她。她嘴上不说,心里头说不定正憋屈着呢。你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啃海参,愣是一口不给她尝,这像话吗?”
倪萍一听,心里头直犯嘀咕。她压根儿没想过给李姐海参是“天经地义”的,就是觉得海参金贵,不能白白糟蹋了,这才有了这么个主意。“可是,姥姥,李姐总说自个儿不在乎,自个儿吃得也挺乐呵,我觉得没必要铺张浪费嘛。”倪萍还是有点儿转不过弯来。姥姥嘴角挂着几分笑意,轻轻晃了晃脑袋,说道:“瞧瞧,李姐这个人啊,真是没得说,啥都不往外说,闷头给你们把事儿都给办了。可咱们作为家里的老人,你得琢磨琢磨她的心思。海参贵不贵,那都不是重点,关键是人心啊。你把保姆当份差事,李姐可是把自个儿当成了咱家的一份子,那能不给她应有的尊重嘛?你对她好,那不是白搭,是让她知道,自个儿是真被心疼着呢。”
倪萍一听这话,心里头“咯噔”一下。她算是明白了,敢情自己错了,错的不是海参价格不菲,而是对李姐少了那份尊重和体贴。这么些年,李姐默默付出,倪萍愣是没往心里去,虽说李姐从没嘟囔过半句,可心里能不盼着这份温情嘛?倪萍这下子是又羞又愧,才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么肤浅。
琢磨了片刻,倪萍决定,得马上改改这毛病。到了晚上,她亲自下厨炖了海参,还特意多备了几份,一碗碗端得整整齐齐,送到了李姐面前。“李姐,今儿这海参汤,你也得尝尝鲜!”倪萍这话说得诚恳,眼里头满是歉疚和温情。李姐一下子怔住了,脸上的惊讶活像见了鬼:“萍啊,你这是要撑死我嘛,这么多东西我哪吃得完?”“哎,你管它多少呢,今儿个我就是要给你满满当当的一份心意,能吃多少算多少。”倪萍笑眯眯地说,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样。
李姐眼眶一红,声音都哽咽了:“萍,你这孩子,真是没白疼。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惦记着我,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会把你的家当自己的家来照看。”
那一刻,倪萍心里头暖洋洋的,像是被春风吹过。她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尊重”,这就是“爱”。打那以后,倪萍每次做海参,心里都会惦记着李姐,特意给她留一份,再也不因为海参金贵就忘了那份应有的温情。姥姥坐在那里,嘴角挂着一抹笑意,眼里闪烁着满足的光芒。她心里头那个乐呵,就跟吃了蜜似的。倪萍啊,这妮子算是活明白了,晓得在这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怎么给身边的人多添点温情,多送份尊重。这可是姥姥一辈子摸爬滚打悟出来的道理,也是她给倪萍攒下的最金贵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