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临终前,她妈妈痛骂她:你有2亿的遗产,只给我7万,你不孝!但梅艳芳不为所动

戴梦维微微 2025-07-19 13:13:11

梅艳芳临终前,她妈妈痛骂她:你有2亿的遗产,只给我7万,你不孝!但梅艳芳不为所动:妈妈,我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也知道哥哥是什么人,每个月7万,够你花了,我不会再留给你更多。 2003年,梅艳芳身患宫颈癌晚期,生命已进入倒计时。香港娱乐圈众星齐聚为她送行,媒体聚焦之际,她的母亲却突然在记者面前声泪俱下,愤怒质问: “她有两个亿的遗产,竟然每个月只给我七万!她一点良心都没有,不孝!” 众人一时错愕,媒体连篇报道“母女失和”,一时间舆论哗然。 面对母亲的声讨,梅艳芳却没有反驳,也没有痛哭,而是平静而坚定地说出一句话: “妈妈,我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也知道哥哥是什么人。每个月七万,够你花了,我不会再留更多。” 这句话,看似无情,实则道尽梅艳芳几十年来“被榨干”的人生。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心酸。 梅艳芳出生在香港贫民区,父亲早逝,家中顿失支柱,母亲覃美金一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 为了填饱肚子,梅母早早盯上了两个女儿的“赚钱能力”。 梅艳芳3岁时便被拉上街头的小摊唱歌,一身小旗袍,小脸上画着不合年纪的浓妆,踩着高跟鞋在狭窄的茶楼走来走去,一曲唱完,便看着大人们赏钱。她不懂什么是童年,只知道台下大人拍手她就必须笑。 到了5岁,她开始学习粤剧,日复一日地吊嗓、压腿、翻身、练唱功,哪怕哭喊着说脚疼、嗓子哑,母亲也不允许她停下来。“你不是在玩,是在挣钱!”母亲的一句话,她记了一辈子。 8岁那年,梅艳芳与姐姐梅爱芳被送进尖沙咀的夜总会登台,成为全场最小的歌女。夜总会的烟雾缭绕、觥筹交错,是她每天放学后的“归宿”。 她们不是去玩的孩子,而是去养家的工具。穿着暴露、灯光刺眼,台下是醉醺醺的客人,她一遍遍唱《胭脂扣》《蔓珠莎华》,换来家里几天的米油开销。 成名后,梅艳芳成为“香港的女儿”,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影视剧邀约不断,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她的收入大部分都被母亲和哥哥拿去挥霍。 据知情人透露,梅艳芳的哥哥梅德明沉迷赌博多年,早在八十年代便因赌球欠下巨额债务。 那时梅艳芳刚刚成名,正是演艺事业上升期,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有债主找上门来,有时甚至直接堵到电视台门口或演唱会后台。 梅艳芳出于姐弟亲情,硬是替他一次又一次还债,累计金额高达数千万港元。 据说,有一次她刚接下一部电影拍摄合约,片酬尚未到账,就先将未来的收入抵押出去为哥哥还债,只为求他不再惹事。但每一次的宽容,换来的却是下一次更大的窟窿。 她的母亲,也并未体恤女儿的辛劳,而是早早沉迷于赌桌和奢靡生活。 身穿定制服装,手提限量版名牌包包,在澳门和香港各大赌场频频出没,俨然一位富太太。她曾对人炫耀:“我女儿是梅艳芳,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而当梅艳芳稍有不满足她的要求,比如不给钱装修或不给换新车,母亲立马翻脸,扬言:“不孝女!有钱不养妈,天打雷劈!” 长期的金钱索取与道德绑架令梅艳芳身心俱疲。她身边的助理曾说:“阿梅经常一个人深夜掉泪,说她赚钱只是为了填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 在去世前,梅艳芳立下严格遗嘱:将大部分遗产用于慈善与设立基金,确保她的干儿子和干女儿可以受教育。而对于母亲,只设立了每月7万港币的生活津贴。 她的律师公开解释:“这是梅艳芳反复考虑后的决定。她不希望自己的血汗钱再次被挥霍一空。” 令人唏嘘的是,在梅艳芳去世后,母亲多年持续上诉,试图推翻女儿遗嘱。法院多次驳回她的要求,直指她“动机不纯”。 媒体评论道:“她是天后的母亲,却从未懂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母亲。” 梅艳芳曾说:“我只想好好活一场,不被别人控制。” 她最终也做到了,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为自己的人生画下句点,而非继续充当家人的“提款机”。 这是一位巨星,也是一个女儿,用冷静和智慧,抵抗了吸血的亲情,也保护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