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陈可辛投资3亿筹拍《投名状》,刘德华片酬1600万,金城武思忖后,觉得不应超刘德华,便要了1200万,徐静蕾则表示:“钱无所谓,给200万即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华语影坛的一场豪赌悄然铺开,导演陈可辛,那个曾以《甜蜜蜜》和《如果·爱》赢得无数掌声的文艺片掌舵人,突然抛出一记重拳,宣布将投资3亿人民币筹拍一部古装战争片《投名状》。 当时的华语电影圈,鲜少有人敢如此大胆下注,更何况这笔钱在当年的电影工业中几乎等同于一整年的顶级产值。 他不再满足于拍爱情里的细腻情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男人之间的血与义、情与欲,他想要做一场彻底的转型,用一部融合权谋与情义的电影来撼动观众。 演员的挑选成为这场豪赌的第一道门槛,陈可辛很清楚,要让这样一部充满阳刚气息和深层人性斗争的影片立住,必须集齐几位能演、敢拼、有分量的男演员。 他将目光首先锁定了刘德华,这个名字在当年几乎就是票房与实力的代名词,他提出的片酬是1600万,在那个年代绝不算低,陈可辛知道这是入场的成本,更是让电影赢得关注的起点。 第二位目标是金城武,这位中日混血演员一贯对古装题材兴趣寥寥,更忌讳与其他男演员同台飙戏,尤其排斥苦戏与集体戏份,《投名状》正好触碰了他的三条底线,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合他的“演员哲学”。 可一听说刘德华已然加盟,他开始动摇,在一番权衡后,他选择接下角色,还特地压低片酬至1200万,他自觉不该超过前辈,不愿在数字上坏了这份江湖规矩。 相比之下,徐静蕾的出现像一阵清风,她当年正值当红,作品口碑与影响力都不差,却主动提出只拿200万。 这并非自贬身价,而是一种对角色的珍惜和对团队的信任,她清楚自己在整部剧中并非核心,能够参演已是认可,她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证明自身价值,这种主动示弱反倒成就了她的从容与洒脱。 真正的大头还在后头,李连杰的加盟彻底改变了整个格局,这位在好莱坞早已打下江山的动作巨星,彼时片酬开价动辄上亿。 他看过剧本后颇为动心,开出了1.2亿的片酬数字,这直接超过了所有其他演员总和,面对如此惊人的报价,陈可辛心中难免一凛。 投资虽大,可绝大部分都在这几位演员的片酬里,再加上拍摄制作、场景设计、后期剪辑等,每一分钱都不能挥霍,他不得不重新规划预算,压缩剧组支出,并紧急寻找新的投资来源。 幸运的是,美国联合投资方的介入成为转机,他们开出条件,只要李连杰加盟,便追加4000万美元的预算。 这等于一锤定音,换来资金与票房保障,李连杰的片酬也最终定格在一亿元整,抹去了两千万的零头,他的这个让步,成全了项目的继续推进,也为他自己换来了一个沉重而具挑战性的角色。 拍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北京郊外的严寒彻骨,最低温度逼近零下二十度,演员们在战场戏中身披单薄戏服,寒风中翻滚打斗,几乎到了极限。 李连杰在一场马战戏中失足摔落,没有使用替身,坚持亲身上阵,几次从泥泞中站起,又重新投入拍摄,刘德华为了刻画草莽英雄赵二虎,连续数日不洗头发,蓬头垢面只为多添几分粗野气质。 金城武拍摄一场哭戏时情绪始终调动不起来,现场来回拍了三十多条,才终于在一次寂静无声中崩溃大哭,那一镜成为后期剪辑中最具感染力的画面。 资金问题始终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原计划前往新西兰拍摄的壮阔山火戏被迫取消,临时转场至国内偏远荒地重新设景,导演组几乎全天驻扎在野外,连洗澡和热饭都是奢望。 连带着服装组、道具组都加班熬夜,将本该大制作的场景细节靠手工一一补足,电影终于杀青,走进院线,首日票房突破5000万,引来媒体高呼“华语大片的新起点”。 但随后的票房走势却未如预期,最终票房在3亿上下徘徊,与庞大投入相比仅勉强回本,观众对此片褒贬不一,有人赞其格局宏大,有人批其节奏沉重。 那些期待动作快感的观众失望于文戏铺陈,而喜爱内核深刻的影迷却又觉得拳脚戏份太多。 时间过去多年,《投名状》的争议与意义却愈发明晰,它不是一部取巧的市场作品,也不是迎合潮流的动作片。 它更像一封写给信仰与兄弟情义的挽歌,用三位男演员的命运交织,讲述了一场关于忠义、背叛、权力和宿命的剧烈碰撞。 那一年三位主演为戏舍利,陈可辛为梦赌身家,他们共同完成了一场注定不完美但值得铭记的光影赌局。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演员片酬曝光 李连杰友情片酬价1亿(图)——环球娱乐
2007年,陈可辛投资3亿筹拍《投名状》,刘德华片酬1600万,金城武思忖后,觉
如梦菲记
2025-07-19 14:54: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