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看她马上不行了,赶紧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

酸酸甜甜小梅 2025-07-19 20:33:56

1908年,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看她马上不行了,赶紧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一口气,紧接着慈禧就封年仅3岁的溥仪当皇帝,随即死了,太监就拿出夜明珠含在她的嘴里,最后蒙上一块白布,一群法师跑进房间里吹鼓奏乐。 喧嚣的锣鼓,刺耳的唢呐,还有哀怨的弦乐,合奏出一曲悼念亡魂的安魂曲,曲调回荡在空旷的紫禁城内,仿佛是埋葬大清的葬曲。 “皇太后去了!”一声尖利的叫喊宣告着盛大葬礼的开幕,慈禧太后早为自己安排好了丧葬之事,她没有料到,那些耗费数十年光阴搜罗来的奇珍异宝,最后都会成为王朝的陪葬品。 大清的覆灭是悄悄发生的,帝国轰然倒塌震荡起的尘埃,拍打到人们的脸上时,支撑清王朝屹立的权力中枢,早已被腐蚀一空。 乾清宫内的太监和官员,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慈禧太后的葬礼,对脚下宫殿的“坍塌”一无所知。 这群腐朽的封建残余,对清王朝的灭亡毫无准备,但是对慈禧太后的死亡,他们已经准备了许多年。 慈禧太后将襁褓中的溥仪从母亲的怀抱中夺走的时候,就已在为清王朝安排以后的路了。 晚年慈禧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内忧外患的政治和久久不愈的疾病,拖垮了慈禧的精神,她已经是强弩之末,却还要咬牙撑起帝国的体面。 近身服侍慈禧太后的太监宫女都知道一个秘密,大殿之上威严端庄的太后,刚醒来时也会脸色苍白如纸,孱弱的如同垂暮老人。 太监宫女用一层层华贵的装饰堆砌出慈禧雍容华贵的外表,那指点江山时不容置疑的语气,在黑暗的寝宫中,也曾因为惊惧和忧虑发出凄厉的哭喊。 直到有一天,所有名贵的装饰都无法掩盖慈禧太后的虚弱,她无力再维持大清王朝的假象,只能躲在乾清宫中惶惶不可终日。 一波又一波太医来来去去,他们纷纷摇头叹气,什么样的神医圣手,都无法将一个濒死的人拉回来。 琳琅满目的珍贵药材,汇聚成一碗天价补汤,也只能让慈禧太后喘一口顺畅的气息,给眼睛中增添一丝微光。 皇宫中的下人屏息凝气,谁都不敢闹出大动静,乾清宫马上要发生改天换地的大事,众人都在静静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统治大清朝的慈禧太后要死了,这个在皇宫中呼风唤雨的女人,连一张纸都拿不动了,她还能握住大清的航向吗? 慈禧太后在病床上写下最后一道诏令,诏书大臣拟定了,盖印是太监握着慈禧太后的手按下的,或许在很久以前,慈禧就失去了掌控大清的缰绳。 立溥仪为帝,其父载沣摄政,这就是慈禧太后给大清留下的唯一遗产,一个3岁的孩童,要为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收拾残局,这场面是何其荒唐。 慈禧太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最后支撑她的一口气也变得时断时续,太监赶快端来一碗海龟汤,吊住慈禧的最后一口气。 朝廷重臣早在偏殿里面候着,自从慈禧病重,他们就时刻为此做准备。太监前来通传,要让大臣们进去见慈禧太后最后一面。 在慈禧太后临终前的最后时刻,她依然是被权力和帝国裹挟的女人。安排完皇位继承的事宜,慈禧太后也消耗掉最后一口气。 大臣们俯首贴地,不敢看慈禧的样子,却挡不住临死时无助的叫喊,他们都听到了,那一声破败的声音,似乎是断壁残垣中呼啸而过的穿堂风。 太监忙把一颗“回阳丹”放在慈禧太后的舌头下,却挽救不了慈禧灰败的脸色,那双浑浊眼眸中的光芒越来越弱,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众人拿出早已备好的夜明珠,放在慈禧的嘴里,然后趁着慈禧的身体依然温热,给她换上花费重工的寿衣。 整理遗体,召来法师与和尚念经送魂,丧仪队伍吹吹打打,连着几天几夜为慈禧招魂。生前的尊荣全部化作死后的喧闹,慈禧按照自己的安排,进入冰冷的地宫。 然而事情还是超出了慈禧的安排,在慈禧的葬礼上,失控的清王朝已经初露端倪,这场宏大的葬礼虽然排场不小,但是错漏百出,正如清王朝千疮百孔的末日。

0 阅读:129

猜你喜欢

酸酸甜甜小梅

酸酸甜甜小梅

酸酸甜甜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