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三名苏联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2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地面工作人员打开返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0 00:33:06

1971年,三名苏联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2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地面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时,看到的竟然是三具还有体温的尸体,尸检发现因暴露在外太空环境肺部炸裂血液汽化,究竟是谁害了他们呢? 主要信源:(央视——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布失事“联盟-11”号飞船乘组人员谈话内容|宇航员|俄罗斯;程德——《征天的历程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坎坷与辉煌(升腾篇)》)文章改写完成 1971年6月6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轰隆一声上了天。 这艘飞船的任务是要和刚建成的礼炮1号空间站对接,算是给人类进太空搭个前哨站。 为啥全苏联都紧盯着这事? 因为前脚发射的联盟10号栽了个大跟头。 当年4月飞船都贴到空间站了,硬是卡在9厘米距离死活对接不上,五个多钟头白忙活,宇航员气得直捶控制板。 苏联正被美国人笑话呢,这次任务就成了雪耻的关键。 联盟11号上坐着三位爷们,指令长多勃罗沃里斯基、工程师沃尔科夫、实验专家帕萨耶夫。 起飞倒是顺当,隔天就牢牢拴住了礼炮1号。 帕萨耶夫拧开舱门飘进去那刻,地上控制中心欢呼震天,人类头回住进了太空别墅。 接下来23天,电视里天天播三位好汉在空间站做实验的影像,全苏联老百姓跟着乐。 可镜头外头他们过得憋屈:烟味警报响过两三回,沃尔科夫说看见电线冒火花。 三人急吼吼要返航,地面指挥却不当回事:“空间站新得很,出点杂音正常。” 硬是让他们熬满计划天数。 29号那天,返程程序总算启动。 沃尔科夫最后关门时发现密封报警灯亮着,他赶紧汇报异常。 指挥中心教了个糊弄招:拿纸片盖住传感器。 灯倒是不亮了,可隐患还在暗处烧着。 夜里十点三刻,飞船甩掉轨道舱准备回家,就在这个节骨眼,座位底下的减压阀炸了。 拳头大的阀门本不该安在这鬼地方,更不该用一拧就碎的铝片当封口。 空气嗖地往外蹿,舱压眨眼掉到真空。 法医后来验出三人肺炸了、脑浆渗血、血管里灌满氮气泡。 其实从漏气到死亡就三四十秒,他们连解安全带的工夫都没有。 更揪心的是设计缺陷:飞船原本只能坐俩人,苏联为抢在美国前头创纪录,硬塞进第三把座椅。 挤得宇航员连航天服都穿不了,正常该穿的厚重压力服堆在脚边压根没地方套。 要是当时穿着那玩意,顶多落个耳膜破裂。 事后调查报告写得直哆嗦:那阀门的安装位置,得趴座位底下才够得着。 铝制封盖薄得像糖纸,分离飞船时的震动直接震裂了它。 其实联盟10号的失败早亮过红灯。 当时对接系统就有毛病,总设计师米申拍胸脯说“小问题不影响安全”。 结果为了赶工修补,联盟11号用的零件是车间现凑的,测试只做了三回。 出事后苏联彻底刹住车,两年多没敢送人上天。 后来新规铁板钉钉,飞船最多载两人,升空返回必须穿压力服。 礼炮1号在太空飘了小半年,最后孤零零烧在大气层里。 里面存着的三位宇航员日志本,写满了对未来的计划,但计划的主人再也看不到了。 莫斯科红场上添了三座新墓碑,碑上刻着巴扎耶夫、多勃罗沃里斯基和沃尔科夫的名字。 葬礼鸣炮二十响,勃列日涅夫把勋章别在棺材上。 有个细节后来传了很久,开舱的救援兵看见帕萨耶夫的手还攥着压力表阀门。 最后几秒里这个工程师本能地去堵漏气口,手指头被阀门碎片削掉半截。 联盟11号的残骸现在摆在博物馆角落,减压阀位置特意标了红箭头。 参观的老师傅常念叨:“太空争霸急不得啊,你糊弄机器,机器就要人命。”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