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17岁少女被父亲逼着嫁给了54岁的老男人,少女强烈反抗:“我不愿意,他都能当我爹了!”然而新婚之夜,她却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17岁女孩被家里安排嫁给一个年纪能当她爸的男人,她一开始死活不干,哭闹着反抗。可谁知,新婚夜一过,她态度就变了。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是无奈妥协,还是真有转机?今天咱们来扒扒这个真实故事,看看时代背景下的人怎么面对婚姻和命运。 郭翼青1919年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商人家庭,父亲郭镜心在武汉一家保险公司当经理,家境还算富裕,让她从小就没吃过啥苦。她九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后又生了几个弟妹,她跟着祖父母住。郭镜心挺重视教育,把她送到当地学校念书,她学得认真,认了不少字,积累了点文化底子。十五岁左右,家里媒人不断上门,她长得白净秀气,引来不少年轻小伙子求亲。郭镜心夫妇常问她看法,她总摇头,不想嫁那些只盯外表的家伙。1936年,父亲的朋友陈从志来访,带来一门特别的亲事,从此她的日子变了样。 程潜1882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书香门第,九岁进私塾,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进长沙岳麓书院,接触时事后决定从军。1903年,他考进湖南武备学堂,一年后公费去日本留学,先在东京振武学校,后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在日本,他认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1908年回国,参与新军训练。辛亥革命时,他带队打武汉保卫战,当湘军都督府参谋长。1913年任湖南军事厅长,组织讨袁。1915年护国战争中,他当湖南招抚使,赶走汤芗铭势力。 程潜军旅路越走越宽,1920年任广东大元帅府陆军次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1923年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军政部长兼陆军讲武堂堂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参加北伐。抗日战争时,他当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原战场抗击日军。他之前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姚氏生一子,早逝。第二任谢氏生两子一女,后离婚。第三任莫氏生两子,也离婚。他有好几个孩子,但军务忙,顾不上家。 郭翼青放学回家,看到父亲坐在客厅藤椅上,双手撑额头,母亲低头擦茶几。她放下书包,问怎么了。父亲抬头,说从明天起不用上学,要嫁人。她问对方是谁,父亲说是个五十四岁军人,手握大权。她脸色白,摇头说不答应,那人年纪太大。她抓父亲袖子,泪水流,求父母再想想。父亲起身走到窗边,看街,说对方势力大,拒绝会让全家麻烦,甚至逃亡。她冲回房间,关门,靠门滑坐地上,抱头哭。 第二天,她勉强出房间,问那人情况。父母说他军中高官,为人稳,这次婚事家里安排,对方先不知情。她低头想,或许那人反对,就能避开。她安静,但手紧握裙。日子过,婚期近,无变动。婚礼当天,她穿红衣,坐花轿,手指掐掌心,轿帘晃,她透过缝看路人。仪式在大饭店,宾客喝酒,她低头坐席,勉强举杯。结束后,领进新房,烛台亮,桌有喜糖酒。她坐床沿,手叠膝,前倾身。 门开,高大身影进。她抬头,那男人军装,腰直,脸方,步稳。她退步,说别近,不会亲近。他停,笑,说不勉强。他提自己对岁数差顾虑,但两家同意就接。他拉椅坐,问兴趣,知道她爱书,就谈古籍诗。她先不语,听他讲历史,声温和,她渐回应,讨论同篇。她打量他,手势稳,眼神专注,军服整。她心跳快,看法变,同意婚事。 婚后,程潜支持郭翼青继续求学,她进学校读书,同时管家务。抗日战争时,他前线指挥,她后方照顾孩子,随军搬迁。一次西安,三太太来闹,指责她,她退房间,擦泪。程潜回办离婚,安抚她,说照顾家。她怀孕多,因战乱医疗差,只生六女。程潜出差回,总带点心水果,她接包裹,放桌分孩子。 1949年,程潜看形势,与陈明仁带部起义,湖南和平解放。他当湖南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管地方事。她随夫去长沙,参与妇女工作,帮组织家庭生产。1952年,他们去北京,她成全国政协委员,从事社会活动。程潜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他早起散步,她伴旁,递手杖。两人活三十多年,程潜在家处理文件,她旁整理书。 程潜1968年4月5日在北京病逝,86岁,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她独养女,继续政协会议,议妇女权益。1996年6月12日,她北京病逝,77岁,骨灰与夫合葬八宝山。子女病床守,她闭眼,手叠胸。 这个故事听完,你有啥感想?是时代逼人,还是个人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说说类似经历或观点,大家一起聊聊婚姻和命运的那些事儿。
1936年,一17岁少女被父亲逼着嫁给了54岁的老男人,少女强烈反抗:“我不愿意
熹然说历史
2025-07-20 02:08: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