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血统,但是我有100%的中国心,我将用一生来报答中国。”印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7-20 18:36:06

“我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血统,但是我有100%的中国心,我将用一生来报答中国。”印尼富商熊德龙虽是印尼和荷兰的混血儿,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无偿向中国捐款建校、医院和公共设施等超过4亿元。 1947 年,熊德龙刚出生就被爹妈遗弃在印尼孤儿院,八个月大时,广东梅州籍华侨熊如淡夫妇把他抱回了家。这对客家夫妇日子过得紧巴巴,却坚持用《增广贤文》教他做人,天天念叨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养母黄凤娇为了给梅州老家寄钱过年,把自己唯一的手镯都当了,还摸着熊德龙的头说:“儿啊,咱就算穷死,也不能忘本。” 这种 “根” 的教育,彻底把熊德龙的魂儿烙成了中国色。16 岁辍学打工,他从海绵厂小工干起,后来开烟酒厂、搞房地产、玩金融,一路摸爬滚打创立了横跨全球的熊氏集团。 最牛的是他 1993 年收购美国《国际日报》,2001 年回印尼办起当地第一大华文报,把《人民日报》海外版和自家报纸捆一块儿,在全球 12 个国家发行,硬生生在西方舆论场撕开个口子,让世界听见中国声。 有钱了咋花?熊德龙的选择相当 “中国”。1984 年第一次回梅州,他就被老家的穷震撼了。二话不说,先砸钱修了嘉应大桥,又捐建梅州市华侨博物馆。后来发现山区孩子没学上,直接在贵州、云南、黑龙江等地一口气盖了 30 多所希望小学。 2020 年更搞了个大动作,设立 “熊德龙奖教金”,每年 100 万,连续 5 年,专门奖励梅州的优秀教师。他在捐赠仪式上直截了当地说:“我小时候没机会读书,现在就要让老师们安心教书,让孩子们有奔头。” 对医疗这块儿,熊德龙同样不含糊,2023 年梅州东山医院开院,他直接捐了两辆摆渡车,还被聘为 “海外健康高级总顾问”。他说:“咱客家人讲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乡亲们看病难,我能帮一把是一把。” 这些年,他给梅县区人民医院捐大楼,给偏远地区送救护车,前前后后在医疗上砸的钱,够建好几座现代化医院。 有人可能要问,这哥们儿图啥?熊德龙自己说得明白:“我爹妈给了我生命,中国给了我灵魂。” 他每次回梅州,都要去养父母坟前磕头,在如淡长廊和凤娇教学楼前一站就是半天。2016 年回梅州过金婚,他带着印尼前总统苏西洛满大街转悠,逢人就介绍:“这是我老家,是中国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更绝的是,他把三个女儿都送去学中文,家里年夜饭必须按客家规矩来。有次接受采访,记者问他:“您没中国血统,为啥这么拼?” 熊德龙当场急眼:“血统算个啥?我从小背《增广贤文》,听客家山歌,吃梅州腌面长大,我的心就是中国心!”

0 阅读:130

评论列表

天天快乐

天天快乐

4
2025-07-20 19:45

生父不如养父恩!知恩图报!忠孝两全!该你发财来回报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乡和祖国!你是最棒的[点赞][点赞]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