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句话把莫迪冷汗都吓出来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度,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赶紧表示,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不代表印度,两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
老实说,菲律宾这几年在南海问题上有点“上头”。先是靠着和美国套近乎,不断挑衅,最近又开始拉盟友、打感情牌。
但这次拉人失败拉到印度头上,结果人家根本不接招。印度本来就一向很“精”:既跟美国眉来眼去,也不和中国撕破脸。你菲律宾冒冒然把印度拉进来,说中国是“共同敌人”,不就是给印度添堵嘛?
更关键的是——你甩锅中国也就算了,还顺带把中印关系搅了个浑水。这要是搁以前,中印关系本来就因为边境问题够敏感的了,你这一句“嘴炮外交”,等于是拿别人的外交平衡当“玩具”耍。 菲律宾你是南海主角没错,但别太把自己当“导演”了。
印度这次的“划清界限”,可以说反应速度非常快,也非常“讲求策略”。
为啥?因为对印度来说,这种“被代表”的话如果不第一时间否认,就等于是默认。默认了,就是跟中国彻底翻脸。
可印度可没那么傻。它在中美之间一直玩着“高难度平衡术”——跟美国买武器、做生意,但同时又不敢得罪中国太死,毕竟这边市场大,边境也不安稳,动不动就来一场“石头大战”。
一句话:印度想要在大国博弈中左右逢源,怎么会轻易被菲律宾这种“小意外”带跑偏?这说明,印度对中国的态度虽然复杂,但它清楚: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最近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局势又紧张了,大家可能觉得“这事跟我们有啥关系?打不着我们吧?”——其实还真不能这么想。
这俩国家的恩怨那是从1979年伊朗革命开始的。伊朗一转身从亲美亲以的国家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反美反以急先锋”,天天喊着要消灭以色列。
别小看这种喊口号的事,在中东这种地方,很多仇恨是“世仇”,不是靠一次谈判就能解的。而以色列呢,又有美国撑腰,军事上根本不怕硬刚。
所以,哪怕你中国地理上离得远,一旦局势升级,不管是能源价格飙升,还是航运通道被卡,受伤的,反而是像我们这种靠中东进口石油的国家。
所以啊,中东那一团火药桶,爆起来的时候,真不是“你家着火我围观”,而是“全楼都得冒烟”。
有些人一看中国跟伊朗合作搞能源、修高铁、搞港口,就觉得这是“亲密盟友”。
但实情是: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更多是“利益搭伙”。啥意思?就是我需要你石油,你需要我基建,我们互相搭个班子赚钱,但真要上升到“信任”和“战略同盟”?没到那地步。
你看中国企业在伊朗的投资项目,经常干着干着就撤了,为什么?政策不稳定,外资环境不好,搞不好就被制裁。这种事发生多了,大家心里都有数:这地儿风险大,得悠着点。
更别说伊朗那边自己也很“飘”——一边高喊“反美”,一边又偷偷摸摸想跟西方修好,玩两面手法,让中国也是防着三分。
所以别被外表糊弄了,中伊关系是“现实主义下的合伙人”,不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讲真,中国现在在中东搞合作,主要还是为了发展——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都是很务实的目标。
但中国从不搞“政治选边站”,因为这个局实在太复杂了。
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卷进以巴冲突、逊尼什叶之争、伊美暗斗这种黑洞里,出钱出力还不讨好。
聪明的做法是啥?合作共赢,谁都不站队,谁家火着得太旺,我就站远点,别烤到我身上来。
想想看,中国还要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搞科技创新,谁愿意去搞地缘政治的“高难度杂技”?咱们要的是稳,是活路,是韧性,而不是跟着中东闹剧上蹿下跳。
菲律宾“甩锅式发言”,印度“快速抽身”,都说明一个现实:国际社会可不是你说啥就能代表谁的。 中国不怕别人怎么看,但最怕的,是别人给我们“乱贴标签”。
我们一没宣战,二没点火,天天想的是怎么稳住经济、搞好民生、科技突围,不想当别人的“炮灰”也不愿意当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