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中国西部那叫一个“家里有矿”,四川一个省的水电装机量就超过整个欧洲,什么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随便一条河的水能资源都够欧洲人眼红到流鼻血。可问题来了,东部沿海的工厂、写字楼、居民楼,哪个不是用电大户?就拿上海来说,晚上灯火通明的外滩,那电费烧得比印钞机还快。 以前没有特高压的时候,西部的水电只能便宜卖给当地,甚至经常“弃水”——因为发出来的电根本送不到东部,只能白白浪费。东部呢?为了用电,不得不烧煤发电,搞得雾霾满天,环保部门头都大了。这种“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日子,中国忍了整整二十年! 特高压技术一出来,直接把电力运输从“绿皮火车”升级成“磁悬浮”。简单来说,特高压就像一条超级电力高速公路,能把西部的水电、风电、太阳能,以极低的损耗送到几千公里外的东部。比如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工程,甘肃的电3毫秒就能“闪送”到山东,比你眨眼睛还快! 更绝的是,特高压还能把不同类型的能源“打捆”输送。白天有太阳能,晚上有风电,雨季有水电,特高压就像一个超级智能管家,把这些能源整合起来,保证东部24小时不断电。这就好比你家冰箱里有各种食材,特高压就是那个顶级厨师,变着花样给你做好吃的。 有人可能会问:就算特高压能送电,高铁用电怎么可能不要钱?这里就得讲讲“边际成本”的概念了。西部的水电一旦建成,后续发电的成本几乎为零——水是免费的,设备维护成本也低到可以忽略。也就是说,多发一度电和少发一度电,成本没啥区别。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张无限流量的手机卡,用多用少都是那个价。西部的水电就是中国的“无限流量卡”,特高压把这些电送到东部,高铁用电的成本自然就低到尘埃里。更狠的是,中国还在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这些能源的边际成本同样趋近于零。等未来“风光储”一体化成熟了,高铁用电真的可能不要钱! 有人说,航空速度快,适合长途出行。可你知道吗?在400-1500公里这个区间,高铁才是真正的王者!以北京到上海为例,高铁全程4.5小时,加上市区到车站的时间,总行程6小时顶天了。而飞机呢?提前2小时到机场,飞行2小时,再加上从机场到市区的时间,全程至少5小时。算下来,高铁反而更快! 更关键的是,高铁网络覆盖广,能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一条高铁修到贫困县,立马就能变成“黄金走廊”。而航空呢?机场大多建在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这就好比,高铁是“普惠金融”,航空是“奢侈品消费”,中国要的是共同富裕,当然选高铁! 特高压和高铁的组合拳,直接把西方国家打懵了。美国想搞特高压,结果发现自己连合格的电工都凑不齐;欧洲想建高铁,却被环保组织和地方政府拖了后腿。更搞笑的是,他们一边眼红中国的高铁网络,一边又指责中国“产能过剩”。 其实,中国的算盘打得很清楚:通过特高压和高铁,把全国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超级经济圈。未来,西部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输送到东部,东部的技术和资金反哺西部,这才是真正的“全国一盘棋”。而那些只会窝里斗的西方国家,永远也学不会这招! 中国发展高铁,从来不是简单的交通问题,而是一场关乎国运的能源革命!特高压输电技术就像一根金线,把西部的能源宝藏和东部的经济引擎串联起来,而高铁就是这根金线上最耀眼的明珠。 现在,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占世界总里程的60%,特高压线路更是全球独一份。当西方国家还在为油价上涨焦头烂额时,中国已经在为“用电不要钱”的未来干杯了。这就是中国的战略眼光,这就是中国的大国担当! 那些嘲笑中国“高铁赔钱”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大格局”。等未来西部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彻底替代化石能源,当高铁用电成本趋近于零时,他们就会明白:中国这盘棋,下得有多高明!而那些还在抱着廉价航空不放的国家,注定只能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沦为看客。
券商板块,5年一牛市,今年又到了?看下图,高点的对应时间与低点或者说启动的时间,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