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战士张思问被俘,一天,日军让他去地主家磨玉米面,地主对他说:“河对面就是苏联,再不跑,就要被鬼子杀死了!” 1943年初,抗日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八路军在河北枣强跟日军干了一场硬仗,张思问也在其中。他本来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扛起枪是为了保家卫国,没想到这次战斗中受了伤。腿脚不利索,他被安排在老乡家养伤,谁知却被叛徒给出卖了。日军冲进屋子,二话不说把他抓走,先关进了德州监狱。那时候的监狱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日军没急着对他下狠手,而是把他和其他战俘一起押到了东北黑龙江的东宁要塞。 东宁要塞是个什么地方?离苏联边境不远,日军在那儿修防御工事,想挡住可能的进攻。战俘们被逼着干苦力,条件差得要命,冬天冷得刺骨,吃的也少得可怜,很多人熬不住就死了。张思问被编进一个40多人的战俘小队,13个日本兵加上一个汉奸翻译盯着他们。每天就是没完没了的干活,身体累得像散架,精神也快崩了。日子过得像在地狱里,连个盼头都没有。 可就在1943年9月初,事情有了转机。那天,张思问被日军带到一个地主家磨玉米面。地主看着他还年轻,挺壮实,心里有点不忍,就趁人不注意小声跟他说:“小伙子,河对面就是苏联,你再不跑,鬼子早晚弄死你!”这话不长,却像一道光照进了张思问的心里。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地主没多说,也不敢多说,但这几句话已经够了,张思问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回到要塞,他没敢声张,把这事悄悄告诉了几个信得过的战俘。大家一合计,觉得不能再等了,要跑就得快,不然真没命了。他们瞅准了9月11日那天,因为那天有个洗澡的机会,守卫可能会松懈一点。计划很简单:先干掉汉奸翻译,再收拾那13个日本兵,抢了武器就往苏联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毕竟人少,武器也没几把,还得趁着夜色行动。 到了那天晚上,汉奸翻译果然来通知洗澡。张思问他们瞅准时机,动手把他解决了。趁着日本兵睡得迷迷糊糊,他们又摸过去,把那13个家伙也收拾了。整个过程快得像打雷,43个战俘抢了枪支弹药,趁着夜黑风高冲出了要塞,直奔苏联方向跑。那一刻,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可日军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发现不对劲,追兵就来了。汽车灯在夜里晃得人眼花,机枪声在山谷里回荡,追得那叫一个紧。战俘们跑得喘不上气,有人腿软了倒下,有人中了弹再也没起来,还有人跑着跑着就被抓回去,后来听说都被杀了。那条逃亡的路,真的是拿命在拼。最终,43个人里只有31个成功过了河,到了苏联那边。 到了苏联,边防军先把他们扣下,查了好一阵子,确定是中国的抗日战士,才放了行。苏联人把他们安置在一个军事基地,还教了点情报技术。那几年,他们就在那儿待着,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才被送回中国。张思问回了河北老家,过起了种地的日子,安安静静地活到了2009年,才因病去世。 张思问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普通人被逼到绝路上,硬生生闯出一条活路的真实经历。他没啥大本事,就是胆子够大,心够硬,加上点运气,才从鬼门关里爬了出来。他的故事听着挺传奇,但其实那时候像他这样拼死反抗的人多了去了。他们不是为了当英雄,就是想活下去,想让家里人过上太平日子。
1943年,八路军队长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就是只要八路军只要在铁路线上一活动,日伪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