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

彩虹糖豆乐园梦 2025-07-21 11:13:20

[太阳]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一团,谁曾想,在这危急时刻,他却做出一惊人举动,而且还立了大功。 (参考资料:2020-10-23 大众日报---致敬最可爱的人⑨|王德明:抬担架的“指挥官”) 这个战士名叫王德明,1922年出生在山东胶州一个普通人家,25岁那年,他投身革命,在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里打了个遍,一身战功,也落了一身伤,数十处重伤让他身体带残,还留下了严重的神经性头痛。 到1950年抗美援朝,上级看他这身体,本不打算让他去,可王德明不干,三番五次地申请,甚至说只要能上朝鲜,干个担架员也行,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上前线,干啥都可以。 一个满身伤病的老兵,情愿去干最苦最险的后勤,这本身就够有说服力了,不过,谁又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担架员,最后竟会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一个人干掉39个敌人,成了全军闻名的“一级英雄”! 起初,王德明在朝鲜的角色,确实就是个负责运输的担架员,第二次战役,他所在的营打阻击,伤亡近六成,战况惨烈。 炮火中,王德明拖着残腿,和战友们来回穿梭,当时他的双脚已经严重冻伤,每走一步都像针扎,可他硬是咬牙一个人抢运了29名伤员,还扛上去了34箱弹药。 接下来的第四次战役,残酷程度有增无减,连队在汉滩江南岸阻击,敌人为了切断补给,不仅布下三道防线,还把江上的两座桥炸得稀烂。 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火力猛得让人抬不起头,结果,伤员运不下来,弹药也送不上去。 危急关头,王德明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江水,冒着炮火来回蹚水,整整四天,他下水18次,运下来18名伤员,送上去36箱手榴弹,用自己的身体为前线维系着生命线。 然而,命运总在不经意间把人推到意想不到的位置,那天,王德明刚把两箱手榴弹送到阵地,就发觉连队里气氛不对,有点乱。 上前一问才知道,排以上的干部全都牺牲或负伤了,整个连队没了主心骨,剩下的战士都有些发懵,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这节骨眼上,那个平日里只管埋头抬担架、运弹药的老兵,王德明,站了出来,他迅速把剩下还能动的15名战士重新编组,凭借多年的战场直觉,立刻做出部署:十人守正面,五人去侧翼机枪阵地。 话音刚落,黑压压的敌人就冲了上来,王德明亲自带一名战士守住左翼机枪阵地,冷静指挥,很快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击退敌人后,王德明马上下令,让战士们趁机跳出战壕补充弹药,紧接着,他重新调整兵力,把15人分成三组,在阵地正面和左右两翼构成一个半圆形防御。 当敌人再次涌上来,进入投掷范围时,王德明一声令下,几十颗手榴弹同时出手,炸得敌人哭爹喊娘,再次溃退。 可敌人没死心,随即发起了第三次冲锋,而这时,阵地上的弹药已经见底,再想靠火力压制是不可能了,王德明摸了摸手中的刺刀,眼神变得锐利,他抽出刺刀,跃出战壕,直奔那个穿着大衣的敌军指挥官。 在王德明的带动下,剩下的人也一同冲了出去,杀声震天,这股拼命的气势彻底吓破了敌人的胆,纷纷扭头就跑,也就在这时,我方的增援部队终于赶到,阵地守住了。 这一仗,王德明靠着胆识和指挥,一人歼敌39人,战后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更有意思的是,回国后,组织上本想安排他继续在部队任职,他却选择了回家乡务农,重新做回了那个朴实的庄稼汉。 一个在绝境中从幕后走向台前、力挽狂澜的英雄,最后却选择悄然归于平凡,进一步看,这份选择背后其实是一种清醒:英雄的身份,是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责任,而不是可以炫耀一辈子的资本。

0 阅读:0
彩虹糖豆乐园梦

彩虹糖豆乐园梦

彩虹糖豆乐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