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现在是以色列最好的敌人,因为叙利亚只挨打不还手。   “弱国无外交”,叙利

江卿曻 2025-07-21 11:29:05

叙利亚现在是以色列最好的敌人,因为叙利亚只挨打不还手。   “弱国无外交”,叙利亚如今的处境恰似这一箴言的生动写照。叙利亚的某些势力试图以妥协换取和平,甚至不惜将戈兰高地这一战略要地作为筹码时,换来的却不是以色列的收敛,而是更频繁的军事打击。   这种“以土地换和平”的幻想,在以色列对领土的贪婪面前显得尤为苍白。   戈兰高地的战略价值堪称中东地缘格局的“定海神针”。这片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不仅是以色列40%淡水的源头,更是其北部边境的天然屏障。   自1967年被以色列占领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第497号决议明确指出以色列的吞并行为“完全无效”,但以色列通过持续的定居点建设和军事部署,不断强化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   2024年12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直言“戈兰高地将永远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彻底暴露其领土野心。   至于叙利亚当前的困境,则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持续多年的内战导致国力衰微,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的内耗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   2025年7月,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的德鲁兹武装与贝都因部落爆发冲突,叙利亚政权介入后,以色列立即以“保护德鲁兹人”为由发动空袭,造成多人伤亡。这种利用叙利亚内部矛盾进行军事干预的策略,凸显了叙利亚在应对外部威胁时的脆弱性。   另一方面,叙利亚某些政治势力的妥协立场进一步削弱了其谈判筹码。以艾哈迈德·沙拉(化名朱拉尼)为代表的派别,曾试图通过放弃戈兰高地部分主权换取以色列的缓和。   但以色列并未因此停止军事行动,反而在2025年7月连续空袭大马士革的政府机构和民用设施,造成3人死亡、34人受伤。   与叙利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朗,无论伊朗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在与以色列爆发的12天攻防战中,还是通过远程导弹和无人机反击了的,迫使以色列在谈判中作出让步。这种“以战止战”的策略,与叙利亚的被动挨打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持续施压,本质上是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戈兰高地的控制权不仅关乎水源安全,更关乎军事优势。从戈兰高地的赫尔蒙山巅,以色列可以俯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这种地理优势使其在冲突中始终占据主动。   此外,以色列通过扶持叙利亚南部的少数族群(如德鲁兹人),试图构建“非军事化缓冲区”,进一步压缩叙利亚的战略空间。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得叙利亚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联盟。   正如历史无数次证明的那样,妥协退让从来换不来真正的和平,唯有团结自强,方能在强权环伺的世界中立足。叙利亚的未来,或许就取决于能否看清这一残酷的现实。

0 阅读:9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