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

玉尘飞啊 2025-07-21 14:22:12

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炕上,谁料,女兵解开衣襟,王学文震惊:“怎么会这样……”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王学文认出这是红军的军装,赶紧把女子背进屋。女子浑身冰冷,嘴唇发紫。他妻子连忙烧了热水,给她灌下几口。女子稍微恢复些力气,颤抖着打开布包,里面是个婴儿。 “大哥,我叫吴仲廉,红军妇女先锋团的。”她断断续续地说,“这是我的孩子,才两个月大。部队要打仗了,带着他跑不动。听说您心善,求您收养他。” 吴仲廉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孩子父亲的名字曾日三,是红五军团的营长。她说部队正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作战,形势很危急。前几天曾日三在战斗中牺牲了。 王学文在村里有三十多亩地,虽说是地主,但他从不欺压佃户,遇到灾年还会减免租子。他看看怀里的孩子,又看看吴仲廉焦急的眼神,点了点头。 “您叫他王继曾吧,继承他爹的姓。”吴仲廉说完这话,眼泪就流下来了。她从包袱里拿出一块银元和一个小布包,“这是他爹留下的,等孩子长大了给他。” 第二天天还没亮,吴仲廉就要走。王学文劝她再休息几天,她摇摇头说部队在等她。临走时她回头看了一眼熟睡的孩子,咬着牙转身离开。 王学文的妻子李桂花刚生完老三,有充足的奶水。她把王继曾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喂养。村里人都知道王家收养了个红军的孩子,但大家都守口如瓶。 1939年春天,国民党保安团到村里搜查红军。有人告密说王学文家有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保安团长带人冲进王家,把两岁的王继曾从炕上抱起来,问这是谁的孩子。 王学文说是远房亲戚寄养的,保安团长不信,把他押到县城关了起来。在牢里,他们用皮鞭抽,用辣椒水灌,逼他说出红军的下落。王学文咬紧牙关,只说孩子是亲戚的。 这一关就是三个月,李桂花东拼西凑了二十块大洋,托人送给保安团长,王学文才被放回来。回到家时,他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都要人扶。 之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1942年大旱,地里几乎没有收成。王家把存粮都留给孩子们吃,大人只能吃野菜树皮。最小的儿子因为营养不良,发高烧夭折了。 邻居劝他们把王继曾送人,减轻负担。李桂花红着眼圈说:“答应人家的事,怎能反悔。再说这孩子也是条命啊。” 王继曾渐渐长大,聪明伶俐。王学文教他认字,给他讲红军的故事。1949年8月,解放军来到永昌,王学文带着12岁的王继曾去看解放军入城。 1950年初,浙江省委组织部来了封信,说吴仲廉要寻找失散的儿子。原来她在1938年到达延安,后来南下浙江工作,现在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接孩子的解放军到了,王继曾抱着养父的腿不肯松手。王学文蹲下来对他说:“你娘在浙江等你呢。记住,你爹是为穷人打天下牺牲的。” 到了杭州,王继曾见到了亲生母亲。吴仲廉已经再婚,丈夫江华是浙江省委第一书记。她把王继曾抱在怀里,哭了很久。从小布包里,她拿出一枚红军的帽徽,这是曾日三留下的唯一遗物。 如今王继曾的儿子王晓军也在兰州当老师,他说爷爷王学文虽然去世50多年了,但家里每年清明都要回永昌扫墓。那个小小的坟头旁,总是摆满了鲜花。 信息来源: 中红网——特稿:王学文夫妇抚养红军后代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