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嘲笑中国人:“中国的睾酮素水平较低,连胡子和体毛都不怎么长!”印度人被中国

白衣渡 2025-07-21 14:53:34

印度人嘲笑中国人:“中国的睾酮素水平较低,连胡子和体毛都不怎么长!”印度人被中国网红的《刚买的飞机被打了》破防后,结果找到了一个中国人不如印度的地方。

一个名叫拉杰·辛格的印度大学生是这场网络风波的推手之一。他出生在新德里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父亲经营一家小杂货铺,母亲操持家务,生活平淡无奇。 拉杰平日里沉默寡言,但在X平台上化身“印度文化捍卫者”,热衷于转发中印对比的帖子,评论区里常常夹杂着对中国的揶揄。2025年初,他刷到中国网红的视频,展示歼-20战机的涂装,配上戏谑的标题《刚买的飞机被打了》。 这条视频的自信语气刺痛了拉杰,他迅速在X平台发帖,嘲笑中国男性“睾酮素水平低,胡子和体毛都不长”,试图用生理特征来贬低对手。这条帖子引发印度网友热议,点赞和转发迅速攀升。 拉杰的嘲笑并非孤例,折射出部分印度网友对中国的复杂情绪。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军工、基建领域的飞速发展,让印度网友感到压力。 X平台上,中国网红分享的高铁、航母、空间站等内容,常常让印度网友既羡慕又不服。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后,中国解放军的硬实力进一步刺激了印度舆论。拉杰这类网友找不到正面回应的突破口,便转而抓住“体毛”这种无关痛痒的特征,试图建立心理优势。 印度文化中,浓密的胡须和体毛常被视为男子气概的象征,宝莱坞电影里硬汉形象多是大胡子,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拉杰的帖子迎合了这一文化偏见,迅速在印度网络圈子中传播。

然而,科学数据并不支持拉杰的说法。睾酮素是影响体毛和肌肉发育的激素,但其水平因个体差异而异,与种族或国籍无关。 2018年《亚洲男性学杂志》研究显示,中国男性平均血清睾酮水平为19.7nmol/L,略高于印度男性的18.6nmol/L。东亚人种体毛较少是基因决定的特征,日本、韩国男性同样如此,但这与健康或能力无关。 拉杰显然没查过这些数据,只是凭着印度人对胡须的传统推崇,盲目将体毛多寡与“男子气概”挂钩。这种逻辑不仅缺乏依据,还暴露了文化认知的局限。 印度网友的“体毛论”热潮,实际上是实力差距下的情绪宣泄。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超14万公里,印度不到7万公里;中国拥有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印度仍在依赖进口技术。 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近30%,印度仅占3%。这些硬核数据的对比,让部分印度网友感到无力。他们无法在科技或经济上正面回应,便转而用“体毛多”这种边缘话题寻找优越感。 类似的情况并非首次,过去几年,印度网络上曾流传“印度咖喱比中国菜有营养”的说法,同样是用无关紧要的细节掩盖核心差距。

这场争论的背后,反映出印度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据世界银行数据,印度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高达35.5%,远超中国的6.8%。 印度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例仅为4.6%,远低于中国的8.5%。新德里街头,断电和烂尾工程司空见惯,农村地区连干净的饮用水都难以保障。 拉杰这类网友却将注意力放在“体毛”这种无关紧要的特征上,忽视了国内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种错位的关注,恰恰暴露了印度精英阶层在面对国家差距时的无力感。 他们既无法解决国内的贫困和种姓矛盾,又不愿正视与中国的实力差距,只能用“体毛论”这种可笑的论调自欺欺人。

0 阅读:118
白衣渡

白衣渡

白衣渡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