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土地交易的典范,估计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约旦这版图,不仔细看地图的话,还以为它是内陆国,其实不是,人家好歹还是有26公里海岸线的,虽然短,但胜在好用。约旦在海岸建设出中东知名的港口–亚喀巴港,一个港口承担了全国几乎所有进出口贸易,还帮邻国,尤其是伊拉克运输货物,成为红海贸易的枢纽。也正是有了这26公里的优质海岸线,让约旦可以尽情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然而约旦刚建国时,其实只有7公里海岸线,受限于地理条件,港口又小又破。不过邻国沙特却在1965年,选择给约旦送来“温暖”。可能是出于缓和两国关系的目的,沙特居然同意用带海岸的6000平方公里土地,换取约旦7000平方公里内陆土地。也就是说,约旦用1000平方公里土地的代价,拓宽了自己19公里海岸线。 要知道那是1965年,二战都结束20年了,世界各国版图基本稳定下来,对土地那都是寸土不让。像这种土地交易本就罕见,而且还是互利互惠的公平交易。像这样大的土地交易,未来几十年应该都不会再有了!纵观世界,还有那么多国家,宁愿忍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飞地现状,都不愿意坐下来协商交换,原因就是怕自己吃一丁点土地交易的亏。
1967年,张爱萍被冠以特务的骂名,时隔多年以后,当初的审讯官濒危之际请求他的原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