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议:“将贪官全部财产划入养老储备基金,以减少年轻人的压力!”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现如今我们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就像一辆刹不住的卡车,正轰隆隆地冲过来。 安联集团2025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养老金储蓄缺口高达51万亿美元,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压力更是山大。 人社部数据也不乐观,2025年1-3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6万亿元,总支出1.94万亿元,虽然累计结余还有9.6万亿元,但这结余就像水池里的水,进水口越来越小,出水口越来越大。 更麻烦的是,剔除财政补贴后,养老金实际盈余已经连续多年为负,未来5-10年预计缺口达8万亿-10万亿元。 这意味着现在的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可能不够给未来退休的自己发工资。 这也让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的不行。 国家统计局2025年5月的数据显示,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虽然连续两个月下降,但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仍然突出。 人民论坛网4月的调查更直接,71.59%的青年最关注“高质量就业与AI技术冲击”,58.24%担心“新型就业形态与社会保障体系”。 说白了,现在年轻人不仅要担心被AI抢饭碗,还要面对灵活就业带来的社保断档风险。 更扎心的是,养老金缺口压力下,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压缩员工福利,年轻人的工作时长和强度都在增加。 有个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朋友跟我说,他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是常态,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就为了多挣点钱,将来能补上养老金的窟窿。 作为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老对养老金问题研究了十几年。 早在2020年,他就在中国社科院的养老金论坛上提出,将没收的贪官财产和部分土地出让金划入社保基金。 今年4月25日,他在2025中国养老产业论坛上再次强调,中国养老金投资回报率可达3%-4%,但光靠投资还不够,得拓宽资金来源。 他的逻辑很清晰:贪官的钱本来就是不义之财,没收后用于养老,既惩罚了腐败,又补充了养老金,还能减轻年轻人负担,一举三得。 那这招到底管不管用呢?咱还得算笔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6月,全国追回赃款196.54亿元;国家监委成立后,追回赃款99.11亿元。 浙江省检察机关2025年3月披露,仅2024年就帮助企业追赃挽损4亿余元。 要是把这些钱都划入养老储备基金,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问题是,这些钱和养老金缺口比起来,还是杯水车薪。 8万亿-10万亿的缺口,就算每年追回100亿,也得800-1000年才能补上。 不过这事的意义远不止于钱,把贪官的钱用在刀刃上,既能彰显反腐决心,又能增强公众对养老金系统的信心,从长远看,说不定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养老保障。 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首先是法律障碍,根据《刑法》和《监察法》,贪污所得要全部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要专门划出一部分给养老金,得修改相关法律。 其次是执行难度,贪官转移财产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藏在海外,有的通过洗钱变成合法资产,追缴起来费时费力。 杨秀珠案追了13年,闫永明案追了15年,许超凡案追了17年,这还是成功案例,更多的是追不回来的“死账”。 还有不少都是道德争议,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变相鼓励“以罚代刑”,让贪官觉得交点钱就能了事? 还有人质疑,罚没款的使用是否透明,会不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 所以要想让这提议落地,还得下硬功夫。 我们可以完善法律制度,像挪威就有主权财富基金的模式,专门立法规定罚没款的一定比例,划入养老储备基金,并明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流程。 加强国际合作也十分重要,毕竟贪官外逃是个全球性问题,得和更多国家签订引渡条约,建立跨境追赃机制,像许超凡案那样,通过国际执法合作追回赃款。 提高透明度也能让老百姓放心,建立养老金储备基金的独立监管机构,定期公布资金收支情况,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除了罚没款,还可以学习戴老的建议,把部分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收益划入养老基金,同时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形成“三支柱”体系。 戴老的提议,表面上看是钱的事,实际上是社会公平和制度建设的事。 贪官的钱不该让他们逍遥法外,也不该躺在国库睡大觉,用在刀刃上才是正理。 但咱也得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养老金缺口是个系统工程,光靠罚没款远远不够。 年轻人得努力工作、合理储蓄,政府得深化改革、拓宽财源,社会得形成尊老敬老的风气。 只有大家一起使劲,才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年轻人轻装上阵。 这事咱得慢慢来,但方向得对,步子得稳。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直指中国养老困局的深层症结!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出:将所有贪腐官员的非法所
【104评论】【86点赞】
wyxuan5161
追脏款,流出国的钱都要追回来,发现后处罚十倍的罚款,没收国内的资产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