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花8000参加录音培训发现是陷阱#】当几十次试音失败的通知弹出屏幕,71岁的陈伯终于意识到,那些给出“声音优质评价”不过是诱饵。几个月前,他带着8170元积蓄跳进有声书蓝海,最终换来的是一地鸡毛。对此,7月21日,广东省消委会提醒老年人要理性看待营销宣传,特别是对经营者许诺“包学会”“稳赚不赔”等话术更需提高警惕。
近日,年过七旬的消费者陈伯(化名)通过视频广告参加了5天免费声音培训课程,培训开始声音测试每次都获超90高分,使他坚信自己能在有声书配音领域大展拳脚。
与此同时,培训机构向其推出的4880元梨花声音研修课程,并承诺一定可以录书(有声书)赚钱。然而,随着研修课程的进行,再进行了几十次的试音都无一合格。
随即,上述机构又陆续向陈伯推出各种进阶课程,他共计花费8170元,但均未能解决试音不合格问题。
对此,陈伯感觉上当受骗,遂向消委会投诉。经消委会调解发现,该培训服务涉及两家不同的机构,其中收取4880元的机构已全额退款,收取3290元的机构却以陈伯上完大部分课程为由只同意退款1000元。经多次调解不成,消委会支持其通过其他途径维权。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成人培训领域一直是消费投诉热点,上半年全省消委会系统共处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18614件,同比增长3856件,其中,涉及老年人培训消费投诉增加明显。
广东省消委会指出,老年人参加培训是提升生活品质、适应数字时代的有效途径,商家不应利用老年人的知识焦虑与数字鸿沟牟利。
同时,广东省消委会提醒,广大老年人自身要理性看待营销宣传,特别是对经营者许诺“包学会”“稳赚不赔”等话术需提高警惕。特别要高度警惕“培训贷”“消费贷”等套路,避免陷入不良培训机构的陷阱。([原创]记者:马灿;编辑:郑宗敏;审签:谢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