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8年,她在美国出生,祖父曾经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她,家庭优越,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7-21 23:56:21

[太阳]1968年,她在美国出生,祖父曾经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 她,家庭优越,工作体面,父母宠爱,丈夫疼爱,本可以在大洋彼岸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1994年12月,当她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她的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有不少年轻人对几十年前发生在东方的那场战争知之甚少,张纯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她的祖父曾参加过淞沪会战,可老人很少提起过去的事,只是偶尔看着旧照片叹气,那时候的张纯如,还不明白那些叹息里藏着怎样沉重的过往。 1994 年的冬天,26 岁的张纯如作为美联社记者,来这里查找一些历史资料,无意间翻到了一叠黑白照片。 然而照片上的场景却让她浑身发冷 —— 残破的街道上,到处是倒在血泊中的中国人,日本士兵举着刺刀,脸上带着狰狞的笑。 之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她说,这是 1937 年日军占领南京后留下的影像,张纯如攥着照片的手在抖,她从未想过,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战争,竟藏着如此惨烈的画面。 从那天起,一个念头在她心里扎了根: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后来张纯如去图书馆翻找资料,却发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记载少得可怜,很多美国人甚至从没听过这个名字,于是她便决定写一本书,把那场战争的真相讲出来。 这位美国女传教士曾在南京安全区工作过,日记里详细记录了日军每天的暴行:抢走粮食、抓走妇女、枪杀平民…… 张纯如一边翻译,一边掉眼泪,常常看到深夜,胸口闷得喘不过气。 1995 年夏天,张纯如第一次来到了南京,在纪念馆里,墙上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名字让她停下了脚步。 之后馆长给她找来 60 多位幸存者的联系方式,她跟着幸存者给她的信息挨家挨户地前去拜访。 其中,82 岁的李秀英老人掀开衣服,肚子上的伤疤像一条扭曲的蜈蚣,那是当年被日军刺了 37 刀留下的;75 岁的夏淑琴说起家人被杀害的经过,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说自己是装死才躲过一劫,这些亲身经历,比任何文字资料都更让她心痛。 之后张纯如白天走访幸存者,晚上整理笔记,她还找到了一些日本老兵的回忆录,里面的内容和幸存者说的能对上,这让她更加确定,必须把这些都写进书里。 1997 年 12 月,《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终于出版了。 谁也没想到,这本最初只印了 5000 册的书,三个月内就重印了 15 次,连续 10 周排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三位,很多美国人通过这本书第一次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有人给她写信,说自己为这段被忽略的历史感到羞愧。 可名气带给张纯如的不只是认可,还有各种麻烦。 张纯如开始收到匿名的恐吓信,邮箱里塞满了辱骂的邮件,甚至有人寄来子弹壳,为此她不得不换了电话号码,出门时也格外小心。 家人担心她的安全,劝她别再管这些事,她却说:“现在停下,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之后长期的精神压力让张纯如的身体越来越差,常常整夜睡不着觉,只能靠药物缓解,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参加各种讲座,向更多人讲述那段历史。 2004 年 11 月,36 岁的张纯如在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遗书上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无法继续承受这种痛苦。” 她走了,但她的书还在说话。 2016 年,加州通过法案,要求公立中学的历史课必须包含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后来纽约州、新泽西州也跟着做了,这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在 1937 年的南京,曾有 30 多万无辜平民失去生命。 如今再提起张纯如,人们总会想起她为那段历史付出的一切,她用三年时间写就的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提醒 —— 有些往事,无论过去多久,都不能被遗忘。 信源: 新华网官方报道(2024年新证发布) 中国国家档案局《南京大屠杀档案》专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酷炫青春风飞扬

酷炫青春风飞扬

酷炫青春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