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李渊奄奄一息,把5岁小儿子李元婴托付给李世民,让他好好照顾弟弟。李元婴很聪明,他只想当一个快乐的王爷,故而得以善终。
主要信源:(天眼新闻——李渊幺儿李元婴与滕王阁;澎湃新闻——“笙歌醉太平”,一位大唐县主和她的时代)
李世民夺位当上皇帝后,他父亲李渊在深宫里闲着没事,竟和宫女生了第二十二个儿子李元婴。
这小王爷打小被宠得没边,整天吃喝玩乐不干正事。
谁能想到,这么个荒唐王爷竟留下两样宝贝,一座名楼滕王阁,一手绝活蝴蝶画。
鲁迅先生见了他的画都连声夸赞,说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唐高祖李渊退位后闷在太极宫里,倒把老来子李元婴宠上了天。
李世民看这襁褓里的弟弟没威胁,索性也惯着他。
九岁封滕王,食邑三百户,金銮殿上敢掀大臣帽子,御花园里追着宫女胡闹。
有次把谏官的笏板扔进太液池,气得魏征胡子直抖,李世民也只笑着摆摆手。
这王爷第一站封地就在山东,刚下马车就吆喝着盖楼台。
民工在骄阳下抬梁柱,他躺在凉棚里让侍女喂葡萄。
耗了三年建成的滕王阁,飞檐底下挂着三百盏琉璃灯。
竣工宴上喝醉了,竟骑马冲进正殿,马蹄踩烂了十卷《金刚经》。
消息传到长安,新继位的唐高宗李治气得摔了茶盏。
皇帝大笔一挥把叔叔贬到苏州,谁知李元婴雇了三十艘画舫搬家。
琴师歌女挤满船舱,船队沿着运河飘了三个月,沿途州县的百姓都挤在岸边看稀奇。
苏州刺史苦着脸接驾,发现这位爷在衙门后院挖出温泉池,寒冬腊月泡着温泉赏雪景。
次年开春又被贬洪州,路过赣江见着凤凰洲景致好,当场指使差役驱赶渔民,腾出江岸再筑新楼。
有老农跪着求他别毁庄稼,他让侍从丢去两吊铜钱。
洪州都督的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滕王日宴宾客夜宿花船,税银耗去七成。
王勃写序那年重阳洪州热闹非凡。
新筑的滕王阁前车马堵塞,都督阎伯屿广邀名士。
他原想叫女婿吴子章出风头,席间笔墨都备好了,却冒出个白衫少年抢着题诗。
阎都督铁青着脸看王勃挥毫,等"落霞与孤鹜齐飞"一句落成,满座惊呼天才。
序末"槛外长江空自流"故意缺字,阎都督连夜捧千两白银求墨宝。
自此滕王阁随诗文流传千年,楼阁名声反倒盖过建造者。
新罪状又传到长安,李治朱笔批了"再贬"二字。
这次发配到蜀地隆州,李元婴倒乐得逍遥。
嘉陵江边的玉台观成了他新乐园,某日见彩蝶停在画案上,突然起了画兴。
衙役漫山遍野捉蝴蝶,琉璃缸里养着三百多只珍品。
侍妾研墨铺纸整三载,终得《百蝶穿花图》。
画中蛱蝶触须纤毫毕现,翅膀金粉在阳光下竟能熠熠生辉。
他的蝴蝶画出名得很。宫里传出"滕王蛱蝶江都马"的谣谚,说的是李元婴的画和隋炀帝的宝马同样值钱。
梁家幕僚偷学技法后,将工笔蝴蝶画技法记成《滕王蝶谱》,只传儿子不传女儿。
汴梁画铺里赝品能卖二十两银子,真迹早被武则天收入内府。
1931年鲁迅在上海见到流失民间的蝶画,在日记里赞道"前无古人,当为国光"。
这么个荒唐王爷竟得善终。
高宗嫌他奢靡却不动杀心,武后夺权还封他金紫光禄大夫。
史家道破天机:他建的楼阁成全了王勃,画的蝴蝶传承了盛唐气韵,搜刮的民脂民膏炼出惊世画技。
1996年南昌重开滕王阁,梁氏后人捧出秘传蝶谱,失传的工笔技法竟复现于世。
绢帛上的墨蝶振翅欲飞,恰似千年前停在王爷酒杯旁那只。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