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特赦后,中央批示黄维留京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享受政协委员待遇,并对黄维格外照顾,每月工资200元。 作为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是最后一批被释放的战犯,但和其他特赦将领相比,他的待遇尤为优厚。 杜聿明、王耀武在特赦后同样在政协工作,但他们的工资是180元,和黄维相差了20块钱。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20块钱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年代,20块钱是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生活费。 黄维在战犯管理所中被关押27年,这期间他拒不“悔过”,脾气也是又臭又硬,所以他才拖到了最后一批被释放。 但当时国家希望通过宽大政策促进两岸关系,而且刚好还被他赶上了国家对统战工作的重新重视,所以他的待遇就好了一些。 黄维的子女也不用担心工作问题,国家对他们都予以照顾,他的孩子们有许多都在高校任教,生活方面是肯定不用担忧的。 而黄维身为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他被特赦之后并没有选择去台湾,而是决定留下来,他到后来才发现这个决定有多么重要。 黄维被特赦没多久蒋介石去世,台湾政局动荡,此时赴台绝对不是一个好时机,于是他就决定留一留。 而且当时有一批被特赦的人员选择赴台,他们的下场可不太好,这些人被台湾当局扣押在招待所审查,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 更重要的一点是,黄维认识到了国民党的腐败和“无能”,他在战犯管理所中看到了淮海战役的原始档案,里边记录了蒋介石越级指挥的场景。 而且此时的大陆已经有了“两弹一星”成就,可台湾还要事事依赖美国,一点主见都没有,他对此深感失望。 虽然黄维早些年在国民党效忠,但他并没有被一叶障目,他心中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而且并不想看到两岸关系如此僵硬。 在种种事件的积累下,黄维决定留下来,留在这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至少这里还有家人和兄弟,他去世之后魂魄也能归乡。 黄维的家人都在大陆,只有一个弟弟在台湾,两个人的交际也不多,如果他去到台湾之后,弟弟并不能给他什么庇护,所以还是留在这里最为稳妥。 黄维身边只剩下儿女,因为他的妻子在不久前去世了,当时黄维奔赴淮海战场之前,他把妻子安排在上海。 后来国民党派准备把她接到台湾,但蔡若曙坚决留下等丈夫一起离开,谁知道她却等来了黄维“战死”的消息。 其实那个时候黄维是被抓了,但不知道怎么的就传成了战死,闻此消息后蔡若曙精神崩溃,后来得知黄维被抓后,她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可黄维是被抓的战犯,蔡若曙是他的家属,这个身份还是会给她带来诸多麻烦,长时间的生活困扰下,蔡若曙精神出现了问题。 她的子女在后来提到,蔡若曙总是说能听到黄维在喊她,精神的紧绷加上黄维被抓的打击,蔡若曙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生活了很多年,黄维出狱一年后,蔡若曙跳河自杀。 黄维对于妻子的离世感到悲痛不已,他经常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察觉出妻子的异样,如果他细心一点或许妻子就不会去世。 黄维一直在为两岸关系奔波,海岸对面是他在军中的战友,可这边也是他的家乡,最终他选择了一条更为明亮的路。 黄维经常给台湾那边的老同学写信,心中的想念之情通过文字也能感觉到,他很希望有朝一日大家重新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1989年,黄维终于得到了台湾的邀请,他早早的就写好了要探访的名单,而且还准备给老领导、老战友扫墓,他对这些人可是无比的思念啊。 黄维为这次出行准备了很久,但可能是因为太过高兴,就在出发前一天黄维心脏病复发,最终他的台湾之行也没有实现。
蔡正元:雅江水电站让美国和印度睡不着!台湾知名媒体人蔡正元博士说,雅江水电站
【14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