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举行在即,中国对周边国家都发出了邀请,其中就包括韩国等,而韩国这次参加中国阅兵仪式的名单里似乎没有李在明,反倒让其国会议长禹正植随团代为出席,这无疑是降低了档次。 韩国这次没有由总统参加,更多是考虑到跟美国的关系,正如许多分析提到的,如果李在明出现在中国的阅兵现场,外界会怎么解读,尤其是美国那边怎么看,都需要仔细权衡。 毕竟当前美韩关系依然密切,韩国担心若表现得过于亲近中国,或许会影响到与美国的合作和信任,韩国能否在大国之间谋求平衡,是摆在领导人面前的现实选择。 这种安排对中国影响大吗?说实在话,真没什么实际影响,对于一场体量如此庞大的阅兵来说,最亮眼的不是来宾的“分量”,而是中国自身的展示。 阅兵最大的主角是中国军队,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每次这样的场合,最能让人感受到的是中国的进步,国家的自信,还有国防的强大。 外宾来了是对中国的礼遇和尊重,但中国真正依靠和自豪的,还是自己一步步打拼出来的实力。 国际场合中,各国出席层级高低,背后的考量不止是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还有自己国内国际的平衡和利益权衡。 韩国这次的决定,就完全可以理解成他们对自身外交压力和政局的理性判断,只要外交互动保持畅通,哪怕不是最高层级的出席,中国该做的还是会做好,没必要暗自计较。 当然了,不只是韩国,世界上许多中等体量国家,在中美大国较量间都会显得有些谨慎,这是他们延续下来的生存法则,也是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每当有大型活动,各国派谁来,总有很多幕后考量,站在韩国的角度,如果能让美国放心,又能表达对中国的基本尊重,派国会议长或类似级别的代表,就成为比较平衡的办法。 这样既不会过度刺激美国,也不会断了一条外交线,这种“拿捏有度”,背后都是现实压力。 对这样一件事情,我们看清本质就好,不妨平常心看待,当下中国已是世界上的大国,有自信、有定力,大国的气度不是靠外界的衬托,是靠自己积累下来的成绩。 中国连续几年军事技术进步,阅兵展示的飞机、坦克、新式装备,才是吸引世人目光的核心,无论谁到场、不到场,这些成就都足以证明中国的强大和自信。 这次阅兵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铭记历史,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是对过去岁月的纪念,也是对未来和平的珍视。 中国邀请周边国家,体现了大国的和气和包容,这种开放的态度,比单纯争谁派了高规格代表,有意义得多,只要中国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继续前进,国际上别人的态度不会左右我们的未来。 信息来源:江苏经济报《李在明或不参加九三阅兵,学者解读:所谓“对等外交”只是托词......》
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举行在即,中国对周边国家都发出了邀请,其中就包括韩国等,
修竹崽史册
2025-07-22 14:48: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