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受俄牵连,普京不吭声,他的未来计划,给中国留了一个位置。7月19日,克宫消息

依秋聊趣 2025-07-22 15:39:32

中国受俄牵连,普京不吭声,他的未来计划,给中国留了一个位置。7月19日,克宫消息人士又放话了:“俄罗斯准备跟乌克兰进行第三轮谈判,日期很快就会敲定。”但与此同时,在刚刚过去的数小时内,俄军又对乌克兰进行了新一轮空袭,出动了300多架无人机,发射了30多枚导弹。 一边说要谈,一边不停地打,很明显,普京的选择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他不想让中方为难;第二,他相信中国扛得住特朗普的威胁。 中国自打冲突爆发就一直喊着“劝和促谈”,在联合国投票都是弃权票为主,既不跟着西方制裁俄罗斯,也不公开支持俄军行动。 这种中立姿态对中国有多重要?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08亿吨原油、31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9.6%和22%,要是公开站队,这些能源通道说不定就得卡壳。 可普京也清楚,中国要是被逼急了在联合国支持制裁决议,俄罗斯的国际处境会更难。所以,他玩了一手“战略模糊”:嘴上说谈判,手上继续打,既不让中国在国际舆论里被动,又能通过军事压力在谈判桌上要价。 就像2025年2月联合国那份涉乌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俄罗斯也没反对,双方默契地维持着“不公开对立”的底线。 这次也一样,毕竟普京早在6月28日就已经明确表示,第三轮俄乌谈判的前提,就是乌克兰落实伊斯坦布尔协议,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州撤军。而在此时美国祭出100%关税大棒,欧盟也配合着在电子、机械等各个领域协同制裁,明摆着就是逼着俄罗斯放弃谈判诉求。 此时普京说要谈,就是在给西方一个台阶,更是明里暗里给中国递话:你看,我跟你差不多,也主张谈判解决问题。 至于第二个原因,这就不得不说说特朗普今年年初搞得那个对等关税了,他以“中美贸易逆差过大”为由,直接把对华关税怼到145%,结果中国反手把对美关税提到125%,不到俩月就逼得美国坐下来谈判,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关税降到10%。 普京心里明白,中国这几年的经济韧性不是吹的。就拿2025年上半年来说,进出口总额就21.79万亿元,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4.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装备制造业增长10.2%,还有上半年5.3%的GDP增速,以及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数据搁哪儿都是硬通货,就算特朗普把关税加到天上去,中国也能扛个一年半载。 更绝的是半导体产业,江丰电子一口气砸19.48亿元扩产,静电吸盘和溅射靶材这些高端货,以前全靠进口,现在国产替代率蹭蹭往上涨。特朗普想卡脖子?中国早就在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硬科技领域布好了局,去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都快到2.6%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早就“去美元化”了,中国现在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其中能源占比超过60%,40%的油气贸易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直接绕开了美国的金融制裁。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让普京有底气相信,就算特朗普再折腾,中国也能稳坐钓鱼台。 更重要的是,中俄在军事上的合作也在深化,去年3月的“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三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练了一手“临检拿捕”和“联合搜救”,这种实战化演练传递的信号很清楚:咱们不是盟友,但关键时刻能互相撑腰。 不过,普京的算盘打得再精,也得考虑中国的底线。去年5月中俄签署的联合声明里,专门提到“反对单边制裁”和“维护国际法权威”,这明摆着是给俄罗斯划红线:可以合作,但别把中国拖进对抗的泥潭。 所以,俄军每次空袭乌克兰,都特意避开民用设施,尽量不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生怕给中国舆论场添堵。这种“精准打击”的战术,既是军事需要,也是政治考量——普京得让中国在国际上有台阶下,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打着“自卫”旗号干出屠城的勾当。 再往深了想,普京的“边打边谈”策略,其实是在为俄罗斯争取战略主动权。乌克兰战场上,俄军虽然占着优势,但长期消耗下去也吃不消。这时候放出谈判风声,既能试探西方的底线,又能给中国一个“愿意和平解决”的姿态。 要是乌克兰不接招,俄军就继续打,反正中国的能源订单和军事技术合作能撑着;要是乌克兰服软,俄罗斯就能趁机巩固占领区,还能在国际舆论里赚个“爱好和平”的名声。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术,把大国博弈的精髓玩得明明白白。 说到底,普京的“边打边谈”策略,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博弈。他既不想让中国为难,又要利用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国际影响力,为俄罗斯争取最大利益。而中国呢,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腕,稳稳地站在棋局中央,既不被俄罗斯绑架,也不被美国牵着走。 这场大国间的较量,最终考验的是各方的战略定力和抗压能力。而中国,显然已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