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制造一个芯片的全流程,按图索骥,就能凑出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国内其实一直有一条完整的,自主的技术链,虽然大部分环节落后一点。在本科教育层面,这个链条有一部分分布在如今的重点大学里面,还有一部分呢,分布在曾经的重点大学,但如今的双非里面。
2、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讲,教育部能坚持住不让西安理工大学进双一流就算了,等某些人挡不住西理了,那西理就不会是单学科双一流大学,而一定是多学科双一流高校,至少3个,到2040年大概率是5~7个双一流学科的大学,西理的半导体学科,是我国“半导体之母”林兰英院士的道场,虽然如今学校不在北京了,但是学脉传承是非常清晰的。
3、目前来说,陕西省的计划与国家的需求,其实出现了冲突,西理工是由陕西工业大学(原西安动力学院、原西北工学院的主体)与北京机械学院合并组建的,陕西方面重点建设的是陕工大的土木水利学科,但是需要指出,即使这样,水利水电部分,一样欠缺经费,而管理机械控制电子轻工材料部分,经费更加欠缺。
但是国家层面,既需要旱区生态水利与黄河治理、西部水电开发,更需要工业母机、半导体自主。
学校发展层面的问题是你现在只有土木水利一个学科能有重点建设的经费,在全校重点建设土木水利专业的时候,其他专业都丢下了,在这个大学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错过了战略机遇,在追赶成本就要大很多。
举个例子,作为国内最早举办半导体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没有集成电路专门学院,学院也没有电子装备学院,也没有集成电路一级博士点,电子信息类未来技术学院也没有。
其他几个学科参照考虑。
就是他目前的问题,八张嘴只有一张嘴能吃饱,如果不能破局,后面依然就是个211级别的学校,远远达不到学校历史上那种地位。
4、没人能在长期的营养不良下高能工作,大学一样,不可能在长期经费严重不足的状态保持能力。
5、陕西省作为西理在陕办学的红利的主要享受者,对西理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应该负主要责任,不能既享受它在这里所带来的GDP,然后又不让他享受这些GDP带来的税收,我们不谈西理没有能正确的处置隆基绿能的股权问题(有中科院处置联想的能力就好了),也是相关的产业缴纳的税收对应性的多给一些也足以活的非常滋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