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唯一一支外国军队,懒在中国长达50年!至今仍驻扎在北京 这支部队就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海军陆战队警卫队。他们不是来演习的,也不是来驻防的,他们的任务简单直接——保护美国使馆里的文件、设备和人员安全。 但严格来说,他们的确是一支外国武装力量,实打实地在中国国土上驻扎了50年。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新中国成立之后,清除外国驻军是国家主权的基本操作,列强留下的兵营一律收回,可偏偏这支部队成了“例外”。 1901年,清政府在《辛丑条约》里给列强开了口子,允许他们在北京驻兵。于是东交民巷成了洋兵扎堆的地方,枪炮林立,旗帜飘飘,一度成了中国主权的伤疤。 直到新中国成立,北京市军管会在1950年一纸布告,把美、法、荷等国的兵营全部收回,彻底拔掉了“驻军钉子户”的根。 但就在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尼克松访华,第二年两国互设联络处。美方随即派出了26名海军陆战队员进驻北京。 说好的穿便装,结果在开馆典礼上,这些士兵公然穿军装、挂越战勋章,场面一度尴尬。 更离谱的是,1974年发生了士兵酗酒闹事,还骚扰女性居民的事件,中方直接下了驱逐令,让全员打包回国。 但这事并没彻底断了。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大使馆在北京挂牌,美方再次提出要派海军陆战队来守使馆。 中方这次答应了,但开出了一串“铁规矩”:军装不能穿出使馆,武器不能带出门,活动范围只能在馆内。换句话说,这支部队虽然进来了,但几乎是“隐身状态”。 至今,这些规定一样没变。他们的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手里没有重武器,不参与外部警戒。 门口站岗的是中国武警,他们自己只能在使馆院子里转转,出门必须换便装,连枪都不许带出门。 可以说,这是全球唯一一支“不能穿军装、不能持枪、不能执勤”的美国陆战队。 放眼全球,美国在100多个国家的使馆基本都安排了类似部队。这是美国外交系统的标准配置。但唯独北京这支,是“特例中的特例”。 为什么中国会同意这支部队留下?其实道理也不复杂。 很多国家的使馆,都允许自己派出安保人员。英国、法国、俄罗斯驻华使馆也有少量自配警卫。 如果中国完全拒绝美国的请求,容易被外界解读为不讲外交规矩,影响大国形象。 而且这支部队实质上没有威胁。人少、枪轻、动不了,还被管得死死的。哪怕他们真想“搞点事情”,光凭这些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与其说是驻军,不如说是“驻馆”。 这其实是中美关系的一种微妙平衡,保留这支部队,是中方在主权绝对保障的前提下,给美方留的一个台阶,也体现了对建交诚意的尊重。 而美方之所以接受这么多限制,也是默认了中方主场的规则。你想留下,可以,但得按我的规矩来。 说白了,这支队伍不是“赖着不走”,而是“允许留下”。而这个“允许”,不是妥协,是自信。 从东交民巷的洋兵营,到今天北京使馆区里“穿便装的美国士兵”,中国对待外国驻军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过去是被迫接受,现在是按我说了算。这支军队能留在北京,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势,而是因为我们有底气。 过去50年,这支部队在北京没有再出过乱子。他们低调、克制、规矩,既维持了美国使馆的运转需求,也没有触碰中国的底线。未来会不会让他们撤离?完全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 如果关系继续稳定,这支部队可能还会“默默存在”;但如果局势紧张,中国当然有权让他们走人。毕竟,这块地盘是谁的,谁说了算,是清清楚楚的。 这支外军的存在,不是中国的软弱,而是中国规则的一种体现。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一味对抗,不如设规矩、定红线,让对方在我们的框架下活动。
1969年7月,毛主席问高碧岑:“中国北临苏联,南临印度,东临日本。如果他们联合
【4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