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曲阜师范大学 【探寻土陶古韵,赓续非遗文脉】
2025 年 7 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 “承古脉薪火,启今朝芳华” 实践队赴寿光市博物馆,探寻潍坊市级非遗 “柴庄土陶制作技艺” 的历史与传承。队员们通过参观、聆听讲解与互动体验,感受这项六百年技艺的文化底蕴。
步入非遗展厅,展柜中造型古朴的土陶盆罐吸引了队员目光。“柴庄土陶始于明永乐三年,用当地红褐粘土烧制,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讲解员介绍,柴庄土陶从最初的农耕实用器皿,到明清时期的特色商品,再到如今的古建筑修缮材料,始终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一件清代陶瓮模型的收口设计让队员印象深刻:“这个弧度既防灰尘又便搬运,细节里都是老艺人的经验。”
在技艺专题展区,队员们了解到土陶制作的完整流程:取土、晒土、筛土的原料处理,揉泥、拉坯、塑形的手工制坯,阴干、修坯、上釉的精细加工,直至装窑、烧窑、出窑的关键环节。“揉泥要像揉面团般均匀,自然釉是窑内草木灰高温形成,环保又美观。” 展区内的半成品和工具,让队员直观感受到工艺的复杂与匠心。
交流会上,队员们分享学习感悟。“触摸这些土陶,才懂它们承载的是手艺人的坚守。” ,队长总结道:“文化自信源于深刻认知,新时代青年要让古老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夕阳下的土陶器物泛着温润光泽,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更坚定了传承中华文脉的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