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后,石破茂首度回应要不要继续当首相。 7月22日,美日贸易协议落地,美国对日本征收15%的税率,同时日本也要拿出 5500 亿美元投资美国。 就在这时,石破茂首度就自身去留问题作出回应,石破茂说,得先看看协议结果,对内容充分审查后才能表态,毕竟这事关乎国家利益。 这话听着挺负责,实则藏着对自身政治立场的维护,要知道,美日贸易谈判一直牵动着日本经济的神经。 15% 的关税对日本出口产业可不是小事,汽车、电子这些支柱产业,很可能面临成本上涨、竞争力下滑的局面。 而 5500 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虽说能换得美国在贸易政策上暂时让步,可国内资本外流,本土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怕是会更突出。 石破茂强调要审查协议,既是给国内舆论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要是后面协议引发大争议,他能顺势调整立场,要是争议小,还能把这当成自己的政绩。 有记者也提起他在参议院选举失利这事儿,没想到石破茂直接道了歉,可话锋一转,就提日本当下的日美关税谈判、物价上涨等问题,说为了政治稳定,自己得继续担任首相。 这逻辑表面上说得通,实际上却暴露了日本政治里,那种 “权力延续比承担责任更重要” 的倾向。 参议院选举失利本是对他执政能力的一次警示,可到了他这儿,反倒成了要维持稳定的理由。 这种把个人留任和国家稳定绑在一起的做法,根本就是在回避选民的意愿。 日本民众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早就有了,能源、食品价格一个劲地涨,普通家庭的生活都受影响了。而这次美日贸易协议的达成,说不定还会让情况更糟。 关税增加,进口商品价格可能跟着涨,对美投资多了,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可能就少了。 石破茂这时候强调 “稳定”,更像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而非真的想解决民众的迫切需求。 从现实情况来看,石破茂继续留任也有其政治上的必然性,日本自民党内部派系多,这时候换首相,很可能引发党内权力争斗。 政策连贯性都成问题,而美日贸易协议的落实,正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毕竟刚达成协议就换政府,美国肯定不乐意,后续合作说不定都受影响。 石破茂显然明白这些,所以拿 “维持政治稳定” 当留任的理由,既符合自民党的利益,也能让美国那边差不多能接受。 但以 “稳定” 为借口留任,风险可不小,参议院选举失利,已经说明民众对他的执政路线有质疑,要是后续政策不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民众的失望只会更深。 物价上涨和这次美日贸易协议的关系没法忽视,15% 的关税可能会通过产业链影响到终端消费市场。 5500 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要是换不来相应的技术转移或市场准入,最后可能就成了对美国的单方面妥协。 石破茂要是一门心思只想着保住权力,不重视对协议实际影响的评估和应对,日本很可能会陷入 “为了稳定而稳定” 的怪圈,政治和经济说不定会更动荡。 说到底,石破茂的回应就是典型的政治表态,既想平衡国内外的压力,又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美日贸易协议达成只是个阶段性结果,后续影响还会不断显现,石破茂选择留任,就得承担起协议落实带来的所有后果。 要是在经济民生和外交博弈中找不到平衡点,他 “稳定政治” 的承诺终究会落空,他的政治命运,或许从这次回应就已经能看出些端倪了。
就在刚刚美国突然宣布!7月23日平地惊雷!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日达成
【18评论】【38点赞】
光中晨琴
日本会把减持美债的钱投资美国
单衣试酒 回复 07-23 18:50
买国债,美国要付利息。投资,为美国增加就业,增加工业产值。
用户10xxx29
美国策略是稳住中国,敲打盟友
晓霖
这丧权辱国的协议在交权前签订是犯贱……
张家三爷
日本政治一团乱麻,谁上台谁受罪,执政需要强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