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也不惯着!”世卫组织谭德赛的位子就应该由中国人坐,否则就退出,跟美国人一样,他退咱也退,他进咱也进,我们不当冤大头! 中国的火气不是没来由的,就说疫情那几年,中国干了多少实事儿?别的不说,单说口罩、防护服、疫苗这些物资,咱往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送了多少回?2020 年武汉刚解封,中国就派专家组去伊朗、伊拉克这些疫情重灾区,手把手教当地怎么建隔离病房、怎么追踪密切接触者。更别说新冠疫苗研发出来以后,中国第一个承诺把疫苗当全球公共产品,给发展中国家免费送了 22 亿剂次,连世卫组织自己都承认,中国疫苗接种覆盖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 可转过头来,世卫组织的报告里,中国这些实打实的付出却被轻描淡写,甚至在新冠溯源问题上,某些国家和机构还对中国指指点点,这能不让人憋屈吗? 更让人窝火的是,中国的贡献和在世卫组织里的地位完全不对等。咱每年给世卫组织交的会费是 15.2%,仅次于美国,是实实在在的第二大出资国。可打开世卫组织的核心决策层看看,总干事、副总干事、助理总干事这些关键位子,有几个是中国人? 以上种种不公,估计任何一个中国人听了都会火冒三丈,并且有不少人会产生同样的想法:咱们也学美国,退出世卫组织算了,省得受窝囊气。可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我们还真不好赌气这样做。 为啥这么说呢?以美国退出世卫组织为例,它前脚刚退,世卫组织随后就出现 5.6 亿美元的资金缺口,不得不裁员、关办事处,连基本的疫苗采购计划都差点卡住。中国要是也这么干,首先倒霉的是那些依赖中国援助的发展中国家 —— 非洲的疟疾防控项目、东南亚的登革热监测网络,好多都是中国出钱出力建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退出容易回来难。世卫组织是全球卫生治理的核心平台,中国要是不在里面发声,以后全球卫生规则的制定权就真的被别人攥死了。 其实,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改变那种“不公平”的局面。比如说,中国医疗队在 76 个国家和地区待了 60 年,从阿尔及利亚到几内亚,从白内障手术到埃博拉疫情,哪儿有难哪儿就有中国医生的白大褂。再比如说,中国把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让针灸、中药这些老祖宗的宝贝得到国际认可,这背后都是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一场场谈判磨出来的。 还有数字健康,中国把 AI 辅助诊断、远程医疗这些技术分享给世卫组织,现在连非洲的乡村诊所都能用手机连上中国专家看病。这些事儿都是在给中国攒口碑、挣话语权。 但光靠这些还不够。2025 年世卫组织改革,中国认捐了 5 亿美元,明确提出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要让更多中国专家进入核心部门。这就好比你在公司里不光拼命干活,还联合其他同事一起要求修改公司章程,把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打破。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已经是世卫组织最大的资金来源国,只要咱们把钱袋子攥稳当,把自己的主张和方案摆到台面上,让其他国家看到跟着中国干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话语权自然就来了。 所以说,处理国际事务不能像过家家一样,总耍小孩子脾气,要以长远眼光和大格局去应对,国际规则不会自己变公平,得靠中国用实力、用智慧去争取。就像当年重返联合国,咱们也是一步一步从边缘走到中心。 现在的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有 14 亿人积累的防控经验,还有 “健康丝绸之路” 这样的合作平台,只要咱们咬住牙、沉住气,在世卫组织里把该说的话说到位,该做的事做到家,总有一天,那些忽视中国贡献的报告、那些边缘化中国声音的决策,都会成为历史......
“中国谁也不惯着!”世卫组织谭德赛的位子就应该由中国人坐,否则就退出,跟美国人一
瑶光沐蕙芷
2025-07-23 13:04: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