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动力航母将于2026年下水!据凤凰卫视报道,我国目前在建舷号为19,20的两艘航空母舰,排水量超过10万吨,其中最少有一艘采用核动力!预计2026年下水,2028年完成海试服役! 这事儿得从福建舰海试说起。去年福建舰完成第八次海试的时候,武汉的「水泥航母」突然开始改建,甲板宽度直接增加了 15 米,舰岛也改成了和美国福特级一样的后置小尺寸设计。当时就有圈内人嘀咕,这分明是在为下一代核动力航母做电磁兼容测试。结果今年一开春,凤凰卫视直接甩出大料 —— 江南造船厂和大连造船厂同时开建两艘 10 万吨级航母,舷号 19 和 20,其中至少一艘用的是第四代钍基熔盐核反应堆。 咱现在的三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是 6 万吨级滑跃甲板,福建舰虽然用上了电磁弹射,但 8 万多吨的常规动力始终有个硬伤:出海 45 天就得补给燃油。当年美国小鹰级航母在越南战争期间,每次补给都得让整个舰队停下来等油船,这要是在台海或者南海遇上紧急情况,黄花菜都凉了。而核动力航母就不一样了,理论上能连续航行 25 年不用换燃料,这意味着航母战斗群可以在西太平洋实现常态化部署,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最关键的是,这次新航母用的是咱们自己研发的钍基熔盐堆。这种反应堆和传统压水堆比起来,体积小一半不说,安全性还高得多 —— 它在常压下运行,就算遇到事故也不会像福岛那样发生堆芯熔毁。而且钍元素在我国储量丰富,单是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就够造 100 艘核动力航母,彻底摆脱了对海外铀资源的依赖。去年山东荣成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经并网发电,现在就差把这套系统塞进航母里了。 更让人振奋的是,新航母的甲板设计直接对标福特级。从卫星照片看,19 号舰的甲板宽度达到 78 米,比福建舰宽了整整 8 米,这意味着能同时停放更多舰载机。最绝的是四部电磁弹射器的布局:前甲板两部,斜角甲板两部,这种设计让舰载机日出动量能达到 270 架次,比福建舰的 160 架次提升了近 70%。按照这个效率,一个航母战斗群就能覆盖从巴士海峡到马六甲海峡的所有关键航道。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小插曲。去年美国《新闻周刊》曾酸溜溜地说,中国就算造出核航母,也得花 10 年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结果打脸来得太快:今年 3 月山东舰访港时,甲板上已经出现了歼 - 15T 弹射型舰载机,这种战机的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超过 300 公里,还能同时引导四枚霹雳 - 15 导弹攻击目标。更绝的是,歼 - 35 隐身舰载机已经在福建舰上完成了多次起降测试,它的内置弹舱能携带四枚 PL-10 格斗弹和两枚 PL-15 中距弹,配合空警 - 600 预警机,完全能压制美国 F-35C 的空中优势。 最让西方坐不住的是,新航母的建造速度。美国福特级首舰从开工到服役用了 12 年,咱们的福建舰从下水到海试只用了 3 年。按照这个节奏,20 号舰要是 2026 年下水,2028 年就能形成战斗力。到时候咱们在南海、台海和印度洋就能同时部署三个航母战斗群,彻底打破美国海军「一小时打遍西太」的神话。就像当年英国靠抢来的资源搞工业革命,现在咱们用自主研发的核动力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这才是真正的「带脑子」发展。那些说「中国科技走到尽头」的人,怕是要被现实狠狠打脸了。
我国核动力航母将于2026年下水!据凤凰卫视报道,我国目前在建舷号为19,20的
探修説
2025-07-23 16:21: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