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朝鲜居然靠一门600毫米火箭炮,让全世界都闭上了嘴。这也提醒了中国:红旗-2别扔,关键时候,它能救命! 2024 年 5 月金正恩亲自指导超大型火箭炮兵部队进行齐射演习,352 公里外的岛屿靶标被精准命中。这款口径 600 毫米的 KN-25 火箭炮,射程远超传统火箭炮的极限,连西方情报机构都承认它具备战术核打击能力。 这种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从技术参数看,KN-25 的火箭弹长 8.2 米、重 3 吨,采用卫星制导和惯性导航系统,精度误差控制在 50 米以内。它的射程覆盖韩国全境,连驻日美军基地都在打击范围内。 更让美韩头疼的是,朝鲜将火箭炮部署在山区洞穴阵地,打完就藏的战术让传统侦察手段难以锁定。2025 年 5 月,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 240 毫米火箭炮已在乌克兰战场投入使用,尽管性能老旧,却暴露出其通过军援扩大影响力的意图。 朝鲜的这步棋显然经过深思熟虑。近年来,美韩不断强化 “延伸威慑”,朝鲜则以超大型火箭炮为核心构建非对称反制体系。 2024 年 4 月的核反击演习中,KN-25 与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组成 “三位一体” 打击链,金正恩直言这是 “扩大战术核攻击运用空间” 的关键。这种将常规武器与核威慑捆绑的策略,既规避了直接使用核武器的风险,又能对对手形成实质性威胁。 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故事。上世纪 60 年代,为应对 U-2 侦察机的骚扰,我国在苏联 S-75 导弹基础上研制出红旗 - 2。 1967 年 9 月,地空导弹 14 营用改进后的红旗 - 2 击落美制 U-2,创造了 “用竹竿捅飞机” 的传奇。这款导弹最大射程 35 公里、射高 27 公里,曾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屡立战功,累计击落 7 架高空侦察机。 进入 21 世纪,红旗 - 2 虽因技术落后逐步退出现役,但其改造潜力被重新发掘。2023 年起,中国军工部门为红旗 - 2 换装固体燃料发动机,发射准备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加装简易制导模块后,精度从 200 米提升至 50 米以内。 改造后的红旗 - 2 摇身一变成为对地攻击武器,在 2024 年的一次演习中,成功模拟压制敌方防空系统,验证了其战术价值。 这种 “老瓶装新酒” 的思路,与朝鲜改进火箭炮异曲同工。朝鲜通过逆向工程将苏联技术本土化,中国则利用成熟工业体系升级老旧装备。红旗 - 2 的库存数量超过 1 万枚,单枚改造成本仅 15-20 万美元,远低于新型导弹。 在台海等热点区域,这种低成本武器可实施饱和攻击,消耗敌方昂贵的拦截弹,为东风系列导弹开辟打击通道。 朝鲜的火箭炮试验和中国的红旗 - 2 改造,共同揭示了现代战争的一个残酷现实,在高精度制导武器泛滥的时代,传统装备通过技术嫁接仍能焕发新生。KN-25 用 “大炮加大棒” 的组合打破战略平衡,红旗 - 2 则以 “低成本高冗余” 的模式提供战略弹性。
俄军最近一次夜袭基辅,本来是冲着军事设施去的,没想到炸出个意外收获。一枚匕首导弹
【24评论】【47点赞】
用户10xxx95
红旗2早在上世纪就改造成M7短程地地导弹了。
天意人生
射速慢,撤退慢,还没发射第二发就被敌方反炮兵雷达锁定了。
和雨听风
火箭炮加制导,猜猜跟谁学的[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