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年,66岁的秦桧病逝。高宗赵构长吁一口怒气,拔出了靴中的匕首说:“从今以后朕再也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和恐惧。在秦桧独揽大权的那些年,赵构表面上是南宋的皇帝,可实际上,很多时候他都像是被秦桧架空的傀儡。秦桧把持朝政长达十九年,党羽遍布朝廷内外,势力大得惊人。 回想起那些日子,赵构心里就一阵发慌。秦桧仗着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谁要是敢反对他,那下场都惨不忍睹。就说岳飞,那可是抗金名将,一心想着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宗。可秦桧呢,为了和金朝议和,保住自己的权势,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给害死了。赵构当时不是不想救岳飞,可他也怕啊,怕秦桧的势力,怕和金朝彻底闹僵,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岳飞含冤而死。 还有,秦桧连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都安插了自己的人,赵构在宫里说句话、做件事,说不定很快就传到秦桧耳朵里去了。赵构心里清楚,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憋屈,可又不敢轻易对秦桧动手。毕竟秦桧背后还有金朝撑腰,金朝明确表示过,不能轻易动秦桧的相位,否则就不议和。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维持偏安的局面,只能一忍再忍。 现在好了,秦桧终于死了,赵构感觉自己像是重获新生一样。他知道,是时候对秦桧的党羽动手了,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在朝廷里兴风作浪。于是,赵构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他先是下令清查秦桧党羽,把那些靠着秦桧上位、无恶不作的官员一个个都揪了出来,该罢官的罢官,该流放的流放。这一查,可真是让人大吃一惊,秦桧的党羽竟然这么多,遍布朝廷各个部门,可见他之前的势力有多庞大。 在清理秦桧党羽的同时,赵构也意识到,之前因为秦桧专权,很多冤案都被压了下来。那些被秦桧迫害的忠臣良将、仁人志士,他们的冤屈必须得昭雪。于是,赵构下旨为秦桧专权期间遭到迫害的士人平反。那些曾经被罢官、流放的官员,只要是因为反对秦桧而被冤枉的,都恢复了名誉和官职。这一举措,让朝廷上下和民间百姓都看到了赵构想要改变的决心,也让大家对未来有了一丝希望。 然而,赵构也明白,南宋的问题可不是清理一个秦桧、几个党羽就能解决的。和金朝的关系依然紧张,边境上时不时还有小规模的冲突。国内呢,经过秦桧这么多年的折腾,民生凋敝,经济也不景气。要想让南宋重新振作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么说,秦桧的死,对赵构来说,是一个重新掌控朝政的好机会。他开始重新选拔人才,任用那些有才能、忠诚于朝廷的官员。在军事上,也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希望能提升南宋的军事实力,不再被金朝随意欺负。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秦桧的死,那个让赵构恐惧了多年的权臣,终于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而南宋,也在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之后,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虽然这个开始充满了挑战,但也让人充满了期待。 参考书籍:《宋史》
1129年,刺客闯入宋高宗的寝宫。宋高宗被吓得大喊:“美人救我!”一个15岁的女
【6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