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出资1000大洋邀请爱因斯坦来华,然而,爱因斯坦却对酬金不满,他希望北大将1000大洋提高到1000美元,对于这一要求,蔡元培犹豫了。1920年冬,留德学者袁观澜告知北京大学:爱因斯坦有离德意向,询问是否愿接待。校长蔡元培毫不犹豫复电:“甚欢迎,惟条件如何?请函告。”此时的爱因斯坦因相对论震动世界,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明星。 这事儿听着特憋屈!咱北大捧着真心请神仙,结果神仙嫌香火钱少。1922年啥情况知道吗?德国马克崩成废纸,爱因斯坦拎着麻袋装钱买面包,美元那是硬通货啊!他要1000美元其实就相当于中国大学请个外教的市价。可蔡校长卡壳了,为啥?1000大洋换成美元才200出头,北大掏空口袋也凑不够差价。当时中国教育部全年预算才600万大洋,一个教授跑趟日本就能赚2000美元——看看,知识无国界,但钞票分国籍啊! 有些人骂爱因斯坦掉钱眼儿里了,可拉倒吧!人家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总比某些白嫖学术的列强体面。真正该脸红的是咱们:一边高喊"赛先生救国",一边连路费都抠搜。后来爱因斯坦扭头去了日本,拿着2000美元酬金巡讲两个月。现在东京大学还立着他铜像呢,咱们呢?错过的不只是场演讲,是让中国科学往前蹿十年的机会!说到底啊,穷不是原罪,穷还端着清高架子才要命。
1922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出资1000大洋邀请爱因斯坦来华,然而,爱因斯坦却对酬
史海奇报屋
2025-07-24 03:42:40
0
阅读:129
司马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了也没用。
大中消息
一个爱因斯坦并不能解决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
用户10xxx66
让中国科技提十年,鬼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