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中国宣布修建雅鲁赞布江水电站,后脚印度就宣布,要投资50亿修建6条大运河,让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水改道。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超级丰富,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那么大。中国选择在这个时候推进项目,一方面是因为要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储备水资源。 不过中国这次用了个聪明办法——径流式发电,说白了就是不建大水库,直接利用河水流动发电。 这样一来,下游印度段枯水期的水量反而能增加15%,汛期洪峰还能减少20%。 就像印度学者说的,布拉马普特拉河80%的水来自喜马拉雅南麓的降水,中国这部分的调蓄更多是补充,不是截留。 印度的反应就有点火药味了。根据1960年的《印度河河水条约》,巴基斯坦80%的农业灌溉都靠印度河。印度这次要截断杰纳布河等支流,直接影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120万公顷农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5年4月,印度就以“跨境恐怖主义”为由暂停履行条约,导致巴基斯坦拉合尔地区因为缺水引发社会动荡。 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巴基斯坦也没闲着。他们正在加速建设迪阿莫-巴沙大坝,这座大坝建成后,巴基斯坦对印度河的控制能力将从20%提升到60%。 中国援建的莫赫曼德水电站也在全速推进,不仅能提供电力,还能新增1.67万公顷耕地灌溉面积。 更绝的是,中国还在胡萨帕尔地区用虹吸原理把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引到巴控克什米尔,日供水量达5万立方米,这简直是工程奇迹。 印度的断水行为已经引发了连锁反应。巴基斯坦的小麦减产30%-40%,3700万人面临饮水短缺。 更危险的是,印度边境部署了50万军队,巴基斯坦的核战备等级已经提升。智库模拟显示,如果断水持续6个月,可能会引发核冲突。 中国虽然和周边国家签了50多项水资源协议,但印度始终拒绝加入类似框架。2025年6月,印度单方面关闭杰纳布河水文监测站,导致巴基斯坦洪水预警系统瘫痪。 雅鲁藏布江的大坝可能影响孟加拉虎和恒河豚的洄游,印度的运河工程则要砍伐200万棵树,破坏潘纳老虎保护区。 更麻烦的是,两国工程的叠加效应可能改变整个南亚的水文节律,加剧巴基斯坦的地下水超采。 面对危机,合作才是出路。中国提出的“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已经在防洪中发挥作用,2024年孟加拉国洪灾时,中方共享水文数据,帮印孟减少了10亿美元损失。 世界银行应该推动印巴重启条约谈判,建立“水资源信托基金”,把水电收益的5%用于生态补偿。欧盟的《水框架指令》也值得借鉴,建立全流域水质监测网络。 中国的水电工程是绿色转型的必然,印度的改道计划暴露地缘政治的短视,巴基斯坦的困境则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挣扎。 当冰川融化的速度超过预期,各国更应该超越分歧,构建“命运共同体”。毕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前脚中国宣布修建雅鲁赞布江水电站,后脚印度就宣布,要投资50亿修建6条大运河,让
琉璃碎影录
2025-07-24 09:42:0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