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动态体验:舒适,依然是它的底色》
理想i8开起来怎么样
理想i8的动态和静态是同一天做的,动态体验大概2-3小时,我看了下素材,主要是车内 DJI Action自拍口喷的,没啥有漂亮的镜头画面,还是整理成纯文字版方便大家参考。
我对理想i8的动态表现是抱着蛮高期待的,特别这三点:NVH、操控感受、以及底盘滤震。毕竟有理想的旗舰 —— MEGA 珠玉在前,那理想 i8 会是怎么样一番味道呢?
一、NVH:依旧优秀
理想在NVH方面的功底,在 MEGA 上就已经让大家印象深刻。这次 i8 的表现,整体延续了这个水准,上车一耳朵就能感受到这车隔音不错。
根据官方自己的测试数据,i8 在60km/h时 NVH 比 MEGA 稍弱一些,到了120km/h则略胜一筹。
实际体验来看,在低速市区工况下,确实没有MEGA那么彻底的隔绝感,比如旁边来辆大车,车内还是能听到一定程度的传入。但在100km/h出头的高速段,表现很稳,风噪、路噪都控制得不错。另外,工程师透露,如果把i8换上MEGA那套18英寸的小轮圈,NVH表现理论上还会更好。
二、驾驶操控:不是“电耗子”的劲头,还是理想式的从容
在体验之前,我以为他们说的“操控很好”是那种「指哪儿打哪儿、车开不坐」的操控感,但实际上,i8 还是熟悉的理想的舒适操控方向。
比如,油门响应,是很多人评价电动车操控体验的核心指标。理想i8在这方面的调校,依旧是熟悉的理想风格 —— 有一点延迟,舒缓、不急躁。
即便切换到高性能模式,快速踩收油门踏板,也不会出现特斯拉或小米那种动力对油门快速响应的“突突突”地往前冲的感觉。方向盘也是偏舒适取向,转向手感比较轻。在连续变道时需要的角度比一些强调运动的车型更多。
总体来说,理想的操控逻辑始终没变:不追求激烈,追求的是“开着稳,坐着舒服”。如果说相比原来的理想有哪些进步的话,我觉得明显的就是抑制了原来的那种“船感”,无论是过弯的支撑,还是过起伏路面后的前后晃动的抑制,刹车时车头的下压,都是肉眼可见的改善很多。
对了,据说理想i8 也有在测试「单踏板」模式了,这个我举双手双脚支持,因为「单踏板」模式调的好,可以说是吊打所有「舒适刹停」,在红绿灯、拥堵跟车的时候,那种完全不点头的刹停丝滑,只有用过的人才懂。
三、滤震:理想的看家本领——“泡泡感”
底盘滤震应该是这次试驾体验里让我最满意的部分之一。
之前 MKBHD 在讲MEGA底盘的时候,用了个比喻我印象深刻:像被泡泡包裹着一样。这次在i8上,几乎原样复刻了这个感觉,甚至更上层楼。
无论是井盖、水沟盖,还是一些细碎的道路瑕疵,i8都能有效地“吃”掉,传递到车内的震动几乎微不可察,这种极为舒适的稀碎滤震能力,我很少在其他车型上感受到。
这次对比体验还安排了两台车:Model X 和宝马i7。Model X我没开,直接跳过。i7我体验了一下,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虽然i7的操控更有乐趣,但舒适性方面,i8完胜。
还有个细节:i7在夏天开座椅通风时风机噪音很明显,而i8几乎没有,整车静谧性做得很到位。
四、辅助驾驶:首搭Thor芯片,但功能还有待OTA
理想i8这次首发了基于索尔芯片的智能驾驶系统,虽然芯片是新的,但上市交付即可用。不过这次我们试驾的版本,还未搭载完整的VLA能力,看界面还是VLM + 端到端。
据现场工程师介绍,VLA主要用于“接驳段位”,比如停车场出入口到城市道路的衔接路径。这些体验需要后续OTA更新上线后才能感知,目前体验不到。这个部分等正式版本上车再说。
五、试驾限制说明
这次试驾车并不是量产车,各种软件调校也非最终版本,而且体验时间比较短,没有完整高速长途测试,续航表现、能耗水平也没法得出准确结论。
⸻
总结:
理想i8 整体延续了MEGA的产品调性 —— 强调舒适、强调家庭友好、强调静谧和从容。如果你期待它是一台“更运动的理想”,那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希望它是一台“小巧灵活的MEGA”,它完全ok,还是那个让你放松、让你舒服的“移动的家”。
家庭出行的核心,依旧是 i8 的产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