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21日,毛主席召开中央军委会议,朱德应邀参加。朱德刚一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毛主席非常激动,动了动腿脚,就要起身,朱德也在第一时间看到毛主席了,立马颤颤巍巍地走到了毛主席面前,高兴地说:“主席坐着就好!” 1973年12月21日,中央军委会议室里,90岁的朱德缓步走向自己的座位。80岁的主席示意要起身相迎,朱德连忙上前轻按他的肩膀说:“主席坐着就好。” 当天毛主席让朱德坐在身旁,握着他的手说出那句著名的话:“没有朱,哪有毛。”从1928年井冈山初遇到此时,两人已并肩走过45年。 井冈山会师那天是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队伍在宁冈砻市会合。当时朱德42岁,主席35岁,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这次会师让国民党如临大敌。《江西民国日报》1930年的悬赏公告显示,对“朱毛匪首”的悬赏金额从最初几千元涨到5万元大洋。到1934年,这个数字变成25万元。 1929年古田会议后,两人形成默契分工:朱德主抓军事指挥,毛主席负责政治建军。这种配合在1930年龙岗伏击战中显现威力,朱德指挥全歼国民党第十八师9000余人,活捉师长张辉瓒。 长征途中遭遇的最大危机来自内部,1935年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威逼朱德支持另立中央。朱德的回应被记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割不断我和主席的关系。” 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了朱德对战士们说的话:“跟着毛委员走,革命一定能胜利。”这种信任成为红军穿越雪山草地的精神支柱。 抗战期间,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与主席通过电报反复推敲作战细节。仅1940年百团大战的部署方案就修改了17次。 辽沈战役前,朱德力主先打锦州实现“关门打狗”;淮海战役中提出“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战术;平津战役时建议“先打两头,后取中间”。这些建议都被毛主席采纳。 1955年授衔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毛主席征求朱德对元帅军衔设计的意见,朱德淡然回应:“只要有利于军队建设,怎么都行。”最终朱德位列授衔名单第一位,但他坚持不领元帅工资,只拿行政级别工资。 文革期间,有人给朱德扣上“黑司令”的帽子。1967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明确表态:“朱德同志是红司令,这个称号不能改。” 1969年朱德被下放广东从化期间,仍坚持每天研读马列著作。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病重的毛主席得知消息后喃喃自语:“朱老总走了。”两个月后,毛主席也与世长辞。 朱德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存款只有2万多元。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收到的20306.16元全部作为党费上交,这个数字记录在财务档案中。 从井冈山的第一次握手到中南海的最后告别,朱德和毛主席用了48年时间诠释了什么叫革命战友。他们之间没有权力争斗,只有共同的理想和相互的信任。 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因为相同的信念走到一起,又因为互补的才能成就了彼此。朱德的沉稳务实与毛主席的雄才大略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品格。 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真正的领导者懂得团结,真正的友谊经得起考验,真正的信仰值得用一生去守护。 (本文史实综合自《人民周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华国锋悼词等权威信源)
1976年,朱德去世,毛主席哽咽询问华国锋:朱老总得的什么病?“到底怎么了?”
【1评论】【2点赞】
绯色手术刀
毛周朱刘,都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人民永远怀念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