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前,莫斯科突然遇袭,上百架无人机轰炸,俄首都陷入混乱

尉迟雅呀 2025-07-24 15:11:24

前不久,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曾在一次通话中询问泽连斯基:“你们能打到莫斯科吗?能打到圣彼得堡吗?” 泽连斯基的回答是:“绝对可以。只要你们提供武器,我们就能做到。” 然而,武器尚未到位,泽连斯基似乎已经跃跃欲试。这次,真的是打到了莫斯科吗?

在普京9月访华之前,俄乌双方的冲突似乎再次升级。9月21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遭遇了一场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国防部在清晨发布通报,称仅在过去几小时内,俄军防空系统成功击落了117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有超过30架出现在莫斯科上空。事件导致多个机场暂停运营,航班被迫延误,航线临时调整。这场袭击被认为是近几个月来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进行的最大规模空袭之一,袭击目标非常明确,时间点也颇具敏感性。

就在袭击发生之前,俄罗斯刚刚宣布一项重大战果:俄军在一天之内击落了349架乌克兰无人机,造成1195名乌军人员伤亡。而在袭击当天早些时候,泽连斯基通过媒体发布消息称,俄军在20日晚至21日凌晨,使用了426架无人机和24枚导弹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导致至少2人死亡、15人受伤。这是俄军在过去一周内对乌克兰发动的最大规模空袭。

在这复杂的局势下,乌克兰一方面在正面战场上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莫斯科也面临着空袭带来的混乱。从时间上看,这次袭击似乎是乌克兰对之前损失的直接回应。而且,乌克兰利用无人机进行纵深打击的手段显然愈发大胆和熟练。早在今年6月,乌军就曾发动了代号为“蛛网行动”的无人机攻击,主要目标是俄罗斯纵深地区的空军设施,尤其是战略轰炸机和预警机。当时,乌军使用了117架无人机,对俄方战略航空兵造成了不可小觑的非战斗性损失。而这次对莫斯科的袭击,显然更加得心应手——不仅规模扩大,战术部署也更为精密,从数量到覆盖范围都明显提升,且重点集中在首都核心区域。许多人开始猜测,这是否是“蛛网行动”的升级版?

据消息人士透露,俄乌第三轮谈判计划于9月2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双方代表团预计在9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这次袭击恰逢谈判前夕,袭击的目标正是俄罗斯首都,袭击方式仍为低成本的无人机集中突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一轮乌军发动的“蛛网行动”也是发生在俄乌第二轮谈判前夕,时机巧妙且具有战略意味。

回顾“蛛网行动”,俄罗斯当时几乎毫无防备,事后才急于应对,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次谈判前,俄军显然吸取了教训,提前对乌克兰的袭击进行了防备。那么,乌克兰又凭什么有底气进行这次大规模的袭击呢?

除了自己日益强大的无人机制造能力,泽连斯基近期还透露了一项可能的对外信号:乌方正在与美国进行一场“巨型交易”的磋商。据称,美国有意采购乌克兰在战场上积累的无人机使用经验与战术数据,作为交换,提供技术支持和军事装备。泽连斯基特别强调,这些无人机已经在实战环境中验证过,和美国军工体系的设计理念有很好的互补作用。他表示,虽然这项交易还在沟通阶段,但双方的态度是“坦率且现实”的。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笔交易几乎是“空手套白狼”,不仅可以扩大军事援助,还能通过将战争经验“变现”来增强自身的实力。然而,从美国方面来看,尤其是特朗普代表的保守派阵营,并不对这个提议表现出强烈支持。特朗普一直强调“美国优先”,更倾向于把军工订单留在本土。即使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也主张通过谈判方式来减少战争的升级,而不是无限制地提供武器。因此,这笔交易能否顺利达成,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泽连斯基此时释放这一信息,显然有其战略意图:一方面,向美国施压,试图推动政策向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向俄罗斯传递“我背后有强大支持”的信息。

回到即将举行的谈判本身,目前并不被看好。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俄罗斯谈判代表的阵容问题。根据克里姆林宫的官方发布,第三轮谈判仍由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担任俄方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并非外交系统的资深官员,也没有安全事务背景,他主要负责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工作。换句话说,他在外交和安全事务上的经验几乎为零。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谈判时,梅津斯基的低层级身份就遭到了乌方代表团的质疑。如果俄罗斯真的有意推动停火或框架性协议,代表团理应由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或国家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等高级别人物领导。梅津斯基的继续出任团长,进一步显示了俄方对谈判的态度并不积极。

与此同时,乌方则不断释放出“提升谈判层级”的信号。泽连斯基不止一次表示,希望与普京直接对话,但这一请求至今未获俄方回应。克里姆林宫对这一提议的态度模糊,理由包括对泽连斯基总统身份合法性的质疑,以及“对话需要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等推诿的说辞。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几年,双方依然坚持各自的立场。谈判似乎已经成为双方的“缓兵之计”。最终能终结这场战火的,或许不是一次袭击,也不是一次会谈,而是某一方最终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代价,迫使其敲定一个协议。至于何时会到那个时刻,现在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