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音速隐身导弹真的很好拦截?玩归玩,闹归闹,别拿AGM-158开玩笑。 其实去年差不多的时候写过一个类似的头条,差不多一年了,发现很多军盲对亚音速隐身导弹的偏见之深还是超出我的想象的。所以今天继续说说。 AGM-158的雷达反射面积约为0.01平方米,并且由于AGM-158体型较小,因此你换分米波,换米波,这个雷达反射面积也不会显著增大。假设预警机雷达对5平方米大小目标探测距离是500-550公里,那么对AGM-158的探测距离约为110公里。 导弹穿越预警圈的时间会随着路径发生变化。如果导弹直接对着预警机飞,穿越时间大概为15分钟(220公里/900公里),如果与预警机呈45度角飞,穿越时间大概为10分钟。你不能指望着导弹一定正对着预警机飞吧? 这就意味着,预警机想要不产生遗漏,那么只能在预警圈中心点附近5-6分钟飞行时间的距离附近巡逻,也就是大概50公里左右。将上述信息画在一个图里你就会发现,一架预警机想要有效探测AGM-158,能够形成的防御扇区非常小。按照这种测算方式,天上至少需要同时有3架预警机才可以。这对单航母编队甚至双航母编队都是不太现实的。一架预警机最遥遥领先的估计能提供6小时预警时间(E-2C是4.5小时),因此需要12架次。如果一架预警机每天飞2架次,那么至少需要8-10架预警机(你得留有备份机吧,还要执行其他任务吧,飞机的出动率也不可能是100%)。双航母编队从预警机数量上来说是够了,但是你让一个飞行员每天飞12小时?[捂脸][捂脸]最关键的是,如果敌方就是定点黑你的预警机,集结几十架战斗机只为敲掉你的预警机。这样搞两次,航母的预警圈就形同虚设了。 当然,如果缩小预警机的前出距离,那么需要的预警机数量会大幅度降低,但是也会降低对其他类型威胁的感知能力。 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是打造大量以无人机为平台的雷达哨兵,在航母编队100公里外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警戒圈。但是需要解决无人机的起降问题,一定要可以垂直起降,为这些无人机再造一艘无人机母舰就不合算了。eVTOL是一个方向,但在电池技术取得突破之前,可以考虑改成混动的。
亚音速隐身导弹真的很好拦截?玩归玩,闹归闹,别拿AGM-158开玩笑。 其实去年
如果我还在
2025-07-24 15:13: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