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宁夏一对年轻的夫妻,天没亮就出门赶集,走在前方的丈夫突然听到一声惨叫

猫猫背茹茹 2025-07-24 15:23:07

1973年,宁夏一对年轻的夫妻,天没亮就出门赶集,走在前方的丈夫突然听到一声惨叫,慌忙转身查看,发现妻子竟消失不见了,而一根长得犹如松塔一般的圆柱形器物,就此重见天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3年12月的宁夏银川,天还没亮透,寒气裹着土腥味往人骨头缝里钻,王建国哈着白气蹬三轮车,车斗里堆着自家种的萝卜白菜,媳妇李秀英缩在菜筐边上,手里攥着块旧棉布挡风。 村东头那片荒地刚下过雨,车轱辘碾过泥坑猛地一颠,李秀英整个人栽进路边的土沟里,惊得芦苇丛里扑棱棱飞起几只野雀子。 王建国扔下车就往沟里跳,却看见媳妇正跪在泥地里发愣,她掌心托着个黑黢黢的物件,乍看像松果,可凑近了能闻见一股子陈年墨香。 这东西表面布满蛇鳞般的纹路,指头一蹭竟露出暗金色的细线,月光底下泛着哑光。 李秀英刚要往草丛里扔,王建国一把抢过来在衣襟上蹭了蹭,哪是什么石头,分明是人工雕出来的玩意儿,沉甸甸像半块砖头,两头还留着榫卯结构的凹槽。 集市上卖菜的老汉瞥见他们筐里露出的黑疙瘩,眯着眼嘀咕"像是古墓里的夯土",这话被路过的文化局干事小张听见了,年轻人眼镜片后的眼睛倏地亮了。 他蹲在菜摊前假装挑萝卜,手指却悄悄丈量着那块"黑疙瘩"的尺寸,突然压低声音问愿不愿意带他去看看发现地。 王建国两口子没料到,这一脚泥巴摔出来的意外,竟扯出了地底下更大的秘密。 跟着小张回现场的路上,李秀英才发现土沟边缘裸露出几块规整的青砖,小张掏出手电往缝隙里照,光束竟被吞没在深不见底的黑暗里。 第二天文物局的大队人马开来,洛阳铲打下去带出朱红色的漆皮,考古队长激动得直拍大腿,这哪是普通土坑,分明是东汉贵族墓的盗洞,看形制至少是两千年前的遗迹。 更让人称奇的是,那块"松塔"经过碳十四检测,居然是东汉皇家御用的愉麋墨,用终南山古松烟混合鱼胶制成,历经千年胶质竟未开裂,连北京来的专家都直呼罕见。 村里老人突然想起个传说,说这片荒地早年叫"墨冢",光绪年间有书生挖出过会"流泪"的黑石,抹在纸上能现出字迹。 王建国蹲在发掘现场啃干粮时,考古队员正从墓道里清点出青铜雁鱼灯和错金书刀,可谁都说不清那块松塔墨为何会出现在盗洞附近。 有研究员猜测是盗墓贼慌乱中遗落的陪葬品,也有人怀疑它本就属于更早的祭祀遗迹。 李秀英却记得掉进土坑那瞬间,手摸到墨块时指尖传来的刺痛,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咬了一口。 事情传开后,县里要给夫妻俩发五百元奖金,王建国梗着脖子说"给国家捡的东西咋能要钱",最后还是小张偷偷把奖金塞进了装白菜的麻袋。 那块松塔墨如今摆在宁夏博物馆最显眼的展柜里,标签上特意注明"1973年银川红星公社社员捐赠"。 倒是李秀英总做同一个梦,墨块在玻璃罩里慢慢膨胀,鳞片状的纹路变成真正的蛇鳞,在午夜展馆无人的时刻轻轻颤动。 官方信源: 搜狐新闻《1973年夫妻早起赶集意外捡到价值连城文物》

0 阅读:2532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