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这幅照片定格了阴山战役中的一幕,呈现了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们在

史海听涛 2025-07-24 16:13:01

1984年4月30日,这幅照片定格了阴山战役中的一幕,呈现了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争斗后失去生命的壮烈场景。除了那些冲锋陷阵的战士之外,排雷的工兵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看着这张老照片,心口堵得慌。照片不会说话,可那凝固的瞬间胜过千言万语。倒下的战士,身上沾满泥污,手里还死死抓着枪,他们脸上的稚气都没来得及褪干净。旁边呢?就是我们的工兵兄弟。这些排雷兵,干的是阎王殿里拔签子的活儿!每向前拱一步,都在拿命趟路。那山上敌人埋的雷,阴着呢,不是一踩就炸的蠢东西,好多都是绊发雷、跳雷,专门等着要人半条命,或者让人缺胳膊少腿,生不如死。 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谁还记得他们是怎么一点点,一寸寸地往前爬、往前蹭?照片记录的是一刻,背后的过程,想想都揪心。血肉横飞就是他们的日常!我们常常歌颂阵地前冲锋的身影,子弹嗖嗖飞,火光映亮天空,那是壮烈。排雷呢?它是寂静的!是孤独的!可能就在一个小坡后,一点不起眼的草丛里,“轰”一声闷响,人就不全了。牺牲得连个大动静都没有。 真得戳破这层纸:对工兵的重视够不够?战术部署上,他们常常是开路先锋,硬骨头啃下来,才算给后续部队腾出地方。可战后的宣传表彰呢?他们的牺牲和贡献,配得上那份独一无二的凶险吗?照片里躺着的战士值得最高敬意,那同样躺在泥地里、甚至找不到完整尸骸的工兵兄弟,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脸、他们的故事,就不该沉没在模糊的群体称谓里?宣传口总爱聚焦冲锋号角的英雄,别忘了那些默默用生命铺设坦途、最终自己也变成血肉路基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巨大牺牲”,无声处响惊雷! 说句难听的,有些战友,命是捡回来了,可换来了啥?一身病痛,残破的身子,能拖几年?三等功证书搁柜子里落灰,那份痛彻心肺的折磨却要跟一辈子。为国趟地雷阵的时候没人犹豫,落个狗啃的命回来,日子过得还不如意,想想就窝火!这仗是打赢了,该有的保障和尊严,到位了没?工兵的命也是命,他们流的血、断的腿、丢的魂,分量和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沉甸甸。别让他们在辉煌的集体记忆里,成了面目模糊的影子。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史海听涛

史海听涛

带你重回历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