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票这事儿吧,总让老百姓心里犯嘀咕。 早些年大伙儿攥着纸质票根,字儿认不全的还要找人代笔,好不容易填好的票子,风一刮就能飘进垃圾桶。 这两年科技发达了,投票站摆出电子屏,触摸操作带语音提示,连村里九十岁的老太爷都能照着流程图戳屏幕。 可奇了怪了,上个月居委会选举统计票数时,系统突然卡死重启,三百多张电子票硬生生丢了三成。 这事儿还真不是个例。 巴西去年大选搞电子投票,技术人员发现系统漏洞能让投票数自动翻倍;印度北方邦的投票机更邪乎,选民还没按确认键,机器就擅自把票投给固定候选人。 各国政府每年投入上百亿升级设备,投票站却总在关键时刻闹笑话,活像刚学会用智能手机的长辈,颤巍巍的手指头半天划不开健康码。 专家们天天吵得脸红脖子粗。 投票系统工程师坚持要搞区块链技术,学者却担心过度数字化会让弱势群体边缘化。 看看东京都议会选举就知道,七成年轻人用手机投票,可三十多个投票点愣是没备老花镜,急得戴老花镜的选民差点把电子屏戳出窟窿。 说到底,选票握不握得住,既不在纸张也不在芯片。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闹独立那年,有人把选票折成纸飞机投进票箱;韩国总统大选计票出错,二十万民众举着蜡烛在光化门广场重写选票。 这玩意儿就像攥在手里的沙,攥紧了漏得快,摊开手又怕被风吹跑。 民主制度折腾几千年,说到底还是门平衡的艺术——既要信得过科技,又不能全交给机器;既要抓得紧权利,又不能掐灭了那点活气儿。
果然,韩国瑜是“聪明绝顶”,这次又占了民进党便宜,因为他把民进党比喻成了“儿子”
【1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