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确定城市新方向,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我们的城市会向美西方“穷人住高楼,富人住乡村”的方向发展吗? 最近国家开了个很重要的会议,确定了咱们国家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简单说,就是以后城市不再像过去那样一个劲儿地往外“摊大饼”了,不再到处圈地、拼命盖新楼、建新区了。 这个老办法搞了这么多年,城市虽然变大了,但也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很多新区没人住成了“空城”,一些地方配套跟不上,老百姓生活不方便。 现在的新方向,叫做“内涵式发展”。意思就是,以后城市工作的重点不再是扩张地盘,而是要集中力量把已经建好的城市区域搞得更舒服、更方便、更安全,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质。 这就像家里房子住了些年头,不是非得再盖一间新房,而是把现在的屋子好好收拾收拾,该修的地方修好,该添的便利设施添上,让住的人更舒坦。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具体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你会发现身边的大拆大建少了。以前那种整片推倒重建的情况会大大减少。政府会把钱和精力更多花在改造提升现有的小区和街区上。 比如,给老小区加装电梯,让老人上下楼方便;把小区里破旧的地方修整好,增加小公园或者健身器材;在社区里嵌入养老食堂、卫生服务站、便利店,让大家走路几分钟就能买到菜、看上小病、吃上热乎饭,这叫“15分钟生活圈”。像北京的回龙观、杭州的一些地方已经在这么做了,效果挺不错。 其次,城市会更注重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比如住房问题,国家要求大城市要多建保障性住房,让普通上班族、刚工作的年轻人有地方住,而且要控制房租涨得太快。 教育医疗资源也会想办法往新城、郊区调配,不能都挤在市中心,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学校、好医院。还有那些看不见但很重要的地方,像地下的水管、燃气管网,防洪排涝的设施,政府也会投入更多钱去改造维护,让城市更安全,下雨天不再“看海”。 最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会更紧密。不是每个城市都单打独斗搞建设,而是要抱团发展,比如大城市和它周边的中小城市、县城要连成一体。 交通会越来越方便,像深圳和东莞的地铁正在连接起来,以后跨城市上班通勤时间会更短。农村的基础设施也会提升,公路、自来水等要向城市看齐,让城乡生活差距缩小。 至于大家担心的“穷人住高楼、富人住乡村”这种西方模式,从这次会议的精神看,咱们国家走的是另一条路。政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所有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特别是普通百姓的需求。
医生说贵是因为他们见过很多穷人看病
【37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