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来到了和美国的总决赛,中国现在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战争和经济收割。美国似乎认为,他们有办法让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然后像当年低价接手苏联资产那样,稳住美元的地位。但如果事情没按他们的计划发展,可能就会冒险挑起冲突。不过,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这场对决的结局,恐怕和美国预想的完全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呢?苏联经济结构单一,太依赖资源出口,美国一打压,经济就垮了,最后国家都解体了,大量资产被美国资本低价拿走。 日本呢,1985年被迫签了《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出口受挫,经济泡沫破裂,陷入了长期的停滞。 可中国不一样,中国经济结构复杂得多,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庞大的内需市场。 就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把关税加到了245%,想以此减少贸易逆差,还提出了“海湖庄园协议”,想让美元贬值来提升美国制造业竞争力。 但这招在中国身上没起多大作用。中国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比苏联和日本当年多多了,这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能缓冲外部的金融冲击。 而且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比如引导受冲击的企业转向内需市场,通过电商平台扶持企业,政府还定向采购缓解企业库存压力。 中国的货币政策也有调整空间,降准降息增加市场流动性,稳定经济增长。 在科技方面,美国对中国搞技术封锁,限制华为等企业获取先进技术。 可中国并没有被卡住脖子,中国的半导体自给率从2014年的14%上升到了2023年的23%,预计到2027年能接近27%。 而且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已经是全球领先了,就拿电动汽车来说,中国的产量和销量都占全球一半以上,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有竞争力。 美国想通过技术封锁阻止中国发展,可中国自己能搞研发,一步一步往前赶。 中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国际合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 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和沿线国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扩大了市场,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比如,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不断增长,2023年已经超过了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额。 美国想拉拢盟友孤立中国,可很多国家都不愿意选边站队,因为和中国合作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另外,中国的金融监管很严格,不会像苏联那样轻易让外资控制经济命脉。 中国对资本账户实行管制,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入流出,避免了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 中国还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很多国家在贸易和投资中开始使用人民币,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比如,中国和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贸易,很多都是用人民币结算的。 有人认为,美国要是经济手段不管用,可能会冒险挑起冲突,但中国不是吃素的。 2025年中国国防支出安排了1.8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重点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像无人机、人工智能、太空战这些领域。 中国的军费虽然在增长,但占GDP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中国的国防是防御性的,不会主动去侵犯别人。 更何况中国还有航母、东风系列导弹等先进武器,这些都是威慑力量,美国要是真敢动手,得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总的来看,美国总觉得自己能赢,是他们没看到中国的韧性和实力。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还有14亿人口,人才资源丰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不会轻易被美国打垮。这场对决的结局,恐怕会让美国大跌眼镜。美国要是继续走对抗的路,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他们自己。
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今天(北京时间7月24日)叫嚣道:“我认为中
【1评论】【1点赞】